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药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大量的事实表明,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也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农药的大面积施用以及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种植业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改善自然环境,成为福建种植业生产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笔者有幸参与了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工作。本文基于福建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原始数据,采用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个案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集中量数分析原理,对全省种植业农药施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福建农药投入存在时间差异性,在近二十年来,总的趋势是先减后增再减;1999年以来开始持平,年投入量约为5万余吨。福建农药投入存在区域间的差异性,在福建的不同地市中,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最高的漳州市达到37.62kg/hm2,施用量最低的厦门市为10.21kg/hm2。农药投入存在作物间的差异性,不同农作物施用量差别较大,果树施药量较大,平均施用量达到49.45kg/hm2,蔬菜农药施用量较小,平均用量为13.79kg/hm2,前者的用量为后者用量的3倍多。粮食和茶树的施药量分别为18.45 kg/hm2、14.7 kg/hm2。在调查的粮食作物样本农药消费结构中,年平均实物消费量最大的为杀虫剂,达到3229.49kg;其次是除草剂1005.205kg和杀菌剂908.57kg。在调查的蔬菜作物样本中,杀虫剂的年平均实物消费量最大,为348.12kg;其次是除草剂348.12kg和杀菌剂214.757kg。在调查的果树作物样本中,杀菌剂的年平均实物消费量最大,为8319.12kg,其次为杀虫剂2723.43kg和除草剂1148.53kg。在调查的茶树作物样本中,杀虫剂的年平均实物消费量最大,为1556.42kg;其次为除草剂1115.97kg;杀菌剂为705.02kg。福建省种植业农药施用中存在农药使用量大、农药使用强度高、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农药管理和监控不规范、农药风险评价薄弱、缺少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农民文化素质低等问题,影响了种植业农药施用水平,阻碍了福建种植业的发展。针对福建农药施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药合理施用及其污染控制的对策。通过构建可持续防控体系,降低农药使用量。通过优化农药品种结构、合理控制农药剂量、普及科学施药技术等途径提高农药施用效果。进行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加强农业执法力度,规范农药产经销等方面控制农药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