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职培训分为一般性在职培训和特殊性在职培训。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一般性在职培训的收益完全由员工获得,因此,员工必须承担所有的培训成本;特殊性在职培训则相反,培训收益完全由企业获得,那么企业就会承担所有的培训成本。然而在实际中,许多在职培训都是既包括一般培训因素,又包括特殊培训因素,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而且迫于竞争的压力及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也需要进行这两种形式的培训。但培训结束后,企业处于谈判的弱势,面临诸多风险。因此,如何使在职培训成本在企业与个人之间尽可能合理地分摊,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企业与个人在职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在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围绕在职培训成本分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第一章对全文的写作做一个概览。包括研究动机、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创新。通过文献综述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一般培训成本分摊研究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即企业应该而且也愿意参与一般培训成本的分摊。这样,无论是一般培训还是特殊培训,企业都应该参与在职培训成本的分摊,从而为后面章节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对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定义、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原则、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主体以及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在职培训成本分摊有三个分摊主体,即政府、企业、个人。本文在只有企业和个人两个分摊主体的前提假设下,对在职培训成本分摊方式进行了研究。在职培训成本分摊方式按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时期,可分为事前分摊、事中分摊和事后分摊;按参与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主体可分为企业全部承担、个人全部承担以及企业、个人共同分摊。并对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各种分摊方式进行了评价。第三章对影响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影响企业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因素可分为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又可分为组织因素、制度因素和培训因素。企业可对照影响因素,结合自身实际对在职培训成本分摊进行决策,避免决策的盲目性。第四章对我国在职培训经费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演变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在职培训成本分摊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对在职培训成本分摊机制的研究。通过对在职培训成本分摊机制内涵、必要性的研究,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在职培训成本分摊机制,即在职培训成本分摊决策机制、成本管理机制、成本分摊监督反馈机制。并对在职培训成本分摊机制顺利运行的有提条件进行了研究。第六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促进企业合理分摊在职培训成本的对策建议。为企业进行在职培训成本分摊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方向和建议。本文对在职培训成本分摊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在职培训成本分摊的角度充实了在职培训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