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惩罚是复杂的社会心理行为,其影响因素是多样的,以往研究探讨了负性情绪、补偿机会、代偿机会、受害者是否在场、羞耻倾向和性别因素对自我惩罚的影响。独立型自我构念个体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而依存型自我构念个体具有“以他人为中心”的特点,两者可能在自我惩罚方面存在个体差异。社会距离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重要因素,社会距离影响个体的内疚,而内疚影响个体的自我惩罚,所以社会距离的远近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惩罚。因此,本论文将逐步探讨自我构念类型、社会距离以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自我惩罚有何影响以及内疚在其中的作用。本文以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编的独裁者博弈范式,包括4个实验。实验1,作为基础性研究,参照国外已有研究,以我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无意违规后是否也会出现自我惩罚;实验2,以筛选出的独立型和依存型自我构念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自我构念类型对自我惩罚的影响,即独立型和依存型自我构念个体间的自我惩罚是否存在差异;实验3,通过操纵社会距离的远近(近社会距离,好朋友为搭档;远社会距离,陌生人为搭档),探讨社会距离对自我惩罚的影响,即不同社会距离条件下的自我惩罚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内疚是否在社会距离与自我惩罚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实验4,以筛选出的独立型和依存型自我构念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操纵不同的社会距离,探讨社会距离对自我惩罚的影响,是否在独立型和依存型自我构念个体间存在差异,以及内疚是否在独立型个体的社会距离与自我惩罚之间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结果如下:1.无意违规后,会出现自我惩罚,选择自我惩罚的人数百分比及自我惩罚程度均高于无违规组。2.自我构念类型对自我惩罚有影响,依存型自我构念个体选择自我惩罚的人数百分比及自我惩罚程度均高于独立型自我构念个体。3.社会距离对自我惩罚有影响,近社会距离条件下,个体的自我惩罚程度高于远社会距离条件下的,且内疚在其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4.社会距离对自我惩罚的影响及内疚在其中的作用,在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构念个体间存在差异。独立型自我构念个体在近社会距离条件下的自我惩罚程度高于远社会距离条件下的,且内疚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依存型自我构念个体在不同社会距离条件下的自我惩罚程度之间无差异,内疚在其中也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