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凭借劳动力成本低等相对优势吸引了大规模的外商制造业进入,中国的加工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由于长久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劳动密集型及低附加值的产业,因此在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中,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以加工贸易为基础的代工模式,成为了全世界的“制造工厂”。过去的40年里,我国的GDP增长225倍,增速全球第一,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是世界经济关注的焦点。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超过40万亿元,对全国GDP总量的贡献达一半以上,是我国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以及劳动力最丰富的经济带,也是今后十五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建设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直以来被作为国家级重要发展战略,这为吸收FDI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长江经济带地区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重创,中国的投资环境被外资企业看好,大量FDI的流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了2008-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共10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以各城市GDP和就业人数为被解释变量,以各城市各年吸收FDI为解释变量,以工资、人力资本水平、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为控制变量。在此基础上,从长江经济带层面和各地区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来验证FDI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就业的影响,并对比区域间的影响差异。实证研究表明,FDI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和就业有促进作用。此外,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差异明显。从FDI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来看,下游地区的FDI表现出对促进经济增长明显,而中游和上游地区的FDI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明显展现出来;从FDI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来看,各地区的效果均不明显。从FDI对就业的直接效应来看,FDI流入对中游和上游地区的就业数量的提高影响显著,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却不明显;从FDI对就业的间接效应来看,在上游地区,FDI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的效果明显,但在中游和下游地区这样的间接作用效果并不明显。最后,本文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来解决FDI影响下,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问题,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提供一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