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allo-HSCT)移植前后血浆Ang-1, Ang-2和VEGF, TNF-α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与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本院血液病研究所的同意下,按照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取15例以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28岁(13-4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动态检测移植前后外周血血浆ANG-1, ANG-2, TNF-α和VEGF的浓度。结果:(1)移植过程中,患者TNF-α水平在移植后1周最低,随后开始上升并在第3周达到高峰,第4周下降。(2)移植过程中,患者VEGF的水平在移植后1周最低,随后上升在第2周达高峰并持续至第3周,第4周下降。(3)ANG1和ANG2的水平趋势相同,ANG1的水平在移植后1周开始上升持续至第3周并在第3周达高峰,随后下降在第4周已降至正常水平;患者ANG2的水平在移植后1周开始上升持续至第3周并在第3周达高峰,随后下降在第4周已降至正常水平。(4)感染,预处理方案的不同,HLA的配型对指标变化无影响。结论:(1) TNF-α和VEGF是已知的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移植后的水平变化直接反应了内皮细胞的损伤。(2)ANG1和ANG2的水平在移植后早期(2-3周)显著性升高,说明ANG1和ANG2可以反应移植后内皮细胞损伤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