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蚜溴氰虫酰胺抗性种群交互抗性及P450介导的抗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geqin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危害农作物的方式主要有取食和病毒传播。因繁殖能力强、世代交替、生长周期短等多种因素,使得棉蚜对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已成为世界上最难防治的农业害虫之一。溴氰虫酰胺是第二代鱼尼丁受体作用剂类杀虫剂,其作用靶标独特、杀虫谱广范、高效低毒,已应用于抗性棉蚜的防治。本文测定了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棉蚜对其它种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通过增效剂实验、转录组数据分析和qPCR验证,研究棉蚜对溴氰虫酰胺产生抗性的机制,为延长溴氰虫酰胺使用寿命提供理论依据。以敏感品系为基础,经过不断筛选获得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棉蚜,抗性倍数达到15.71倍。然后测定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对其它种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发现抗性品系对氟氯氰菊酯(20.87倍)产生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α-氯氰菊酯(9.14倍)、乙酰甲胺磷(6.7倍)和吡虫啉(6.86倍)产生低水平的交互抗性。对呋虫胺、灭多威、噻虫嗪、啶虫脒、杀扑磷、毒死蜱、氟啶虫胺腈、联苯菊酯、溴虫腈、甲维盐、阿维菌素、噻虫胺、氧化乐果、顺式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没有交互抗性。PBO、TPP和DEM对溴氰虫酰胺的增效结果显示,PBO可以显著增强溴氰虫酰胺对抗性棉蚜的毒性,增效比为2.68倍。且PBO能够显著增强氟氯氰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对抗性品系棉蚜的毒性,增效比分别为11.06倍和11.60倍。这表明棉蚜细胞色素P450在溴氰虫酰胺抗性中发挥作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鉴定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棉蚜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从SS和CYR的cDNA转录组中获得53195332和68132233条reads。与SS品系相比,CYR品系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达到2016条,其中1600个上调基因,416个下调基因。将差异基因与功能数据库进行比对,GO功能注释的有1094个,这些基因显著富集在代谢进程、细胞进程、细胞膜、细胞膜组分、结合功能、催化活性中。注释到KOG数据库的差异基因有961个,按照功能分类占比最大的三类一般功能预测、信号传导机制和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分子伴侣三大类。注释到KEGG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有309个,主要的代谢通路为剪接体、糖酵解/糖异生、嘌呤代谢、戊糖、葡萄糖醛酸和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化合物的代谢。从中筛选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P450、GSTs、UGTs和ABC基因,提交命名委员会命名,其中P450基因命名结果如下CYP380C6、CYP6CY7、CYP6CY21、CYP380C12、CYP6CY12和CYP4CJ5。然后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PCR验证,结果显示全部6个P450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表明这些P450基因可能参与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解毒代谢过程。研究溴氰虫酰胺抗性棉蚜对其它种类杀虫药剂的交互抗性,对田间科学合理用药、延长杀虫剂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棉蚜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中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的研究,为了解棉蚜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M 2709是本室保存的一株高产碱性蛋白酶的重要工业菌株,产量可达到12000 U/mL±197 U/mL。但是该菌株存在碱性蛋白酶产酶周期较短的弊
氨基酸转运载体是介导氨基酸跨膜转运的膜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存在。SLC1A1基因作为普通奶牛乳蛋白合成的重要功能候选基因,在水牛上还未见研究报道。本文采用电子克隆
目的:喜疗妥辅助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喜疗妥的使用方法。方法:选择寻常型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胶囊50mg Bid,配合面部
会议
随着EEDI的强制实施,恶劣海况下船舶维持操纵性所需的最小装机功率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文章根据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68次会议最新修订的"2013恶劣海况下船舶维持操纵性
通过表面改性、基体交换的方式将纳米二氧化硅引入环氧树脂中,形成单分散、准球形纳米分散体系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而纳米二氧化硅改性高性能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低、中、高
选择上海某养禽公司不同新城疫免疫程序的出口肉鸡场的鸡群,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期采集喉气管和泄殖腔棉拭样品及屠宰后胸肌组织样品,接种于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以HA和HI试
食盐作为一种电解质,对肉鸡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钠和氯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中,是维持外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主要离子,并参与水的代谢.
灌区作为我国农业用水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灌区农业节水驱动下的农业水权分配对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灌区缺乏相对完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