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影响的研究,探讨预防和控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的有效措施,以期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问题。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间在长春市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3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完全一致。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出院前3天由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分别给予患者及主要居家照顾者(PFC)强化指导,出院后给予连续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收集基线资料,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再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控制的达标率有无差异,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等。结果:1.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延续性护理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控制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血尿酸、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斑块的性质、体重指数(BMI)、心电图(ECG)、戒烟、限酒、运动(PA)以及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控制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及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戒烟、限酒、体重指数(BMI)、运动(PA)控制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血尿酸、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心电图(ECG)控制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及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心电图(ECG)、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戒烟、限酒、运动(PA)、体重指数(BMI)控制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控制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延续性护理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能够得到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能够得到有效控制。2.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提升会更加明显、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及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戒烟、限酒、体重指数(BMI)、运动(PA)均能得到有效控制。3.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会显著提高、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及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心电图(ECG)、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戒烟、限酒、体重指数(BMI)、运动(PA)均能得到有效控制。4.早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防治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键。制定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可提高患者药物和治疗计划的依从性,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最终减少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改善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