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HA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抑制人AML细胞生长的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ich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白血病是由一系列与细胞生长、分化与死亡相关的众多基因变异所导致的异质性疾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化疗和移植是目前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大多数患者只能获得短暂缓解,最终因复发或耐药而死亡。高三尖杉酯碱(HHT)是化疗的常用药物,但剂量大时病人容易出现副反应。细胞分化异常是白血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入认识细胞分化及异常的发生机制可以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是以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为作用靶点的新的抗血液肿瘤药物,很多研究显示,HDACi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分化、促使细胞周期阻滞而抑制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目前,多种HDACi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且显示出较好的抗血液肿瘤疗效。   设计及目的:   本课题组选用的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是继HMBA(hexamethylenebisacetamide)之后的第二代羟肟酸类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 dcacctylase inhibitor,HDACi)。目前,SAHA已经在美国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SAHA可以选择性诱导细胞周期负调控子p21的表达,从而阻滞细胞周期,同时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但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还不十分清楚。高三尖杉碱酯(HHT)是从粗榧科植物三尖杉或其同属植物中提出的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酯碱,能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使多聚核糖体解聚,干扰蛋白核体糖功能,对细胞内DNA的合成亦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将在SAHA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基础上,联合HHT治疗白血病,减少化疗药物HHT的注射量,其协同效应有可能使血癌治疗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方法:   (1)通过细胞存活率实验,确定SAHA和HHT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THP-1和Kasumi-1具有联合杀伤作用;(2)通过形态学分析,凋亡细胞染色实验,电镜观察SAHA和HHT联合诱导的凋亡。(3)通过western blot寻找SAHA和HHT共同作用的凋亡信号通路。(4)动物实验检测SAHA和HHT的体内杀伤作用。   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SAHA和HHT联合使用对AML细胞系THP-1和Kasumi-1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它们是通过TRAIL介导的细胞外凋亡途径来激活caspase家族的。体内实验表明,SARA和HHT联用能显著抑制SCID小鼠瘤体的生长,没有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结论及意义:   本研究利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是白血病治疗模式的新突破,其协同效应使肿瘤治疗的疗效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化疗药物HHT的用量,进而减弱了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蜜环菌是一种兼性寄生于多种木本、草本植物的野生药食两用真菌,研究发现,其具有中枢镇静、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和神经调节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相关产品制剂是治疗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等疾病的有效药物,蜜环菌发酵产物中富含核苷类化合物、必需氨基酸、多肽、多糖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分离鉴定活性物质的组成和开展质量标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分析检测了蜜环菌发酵产物中的活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很容易发生全身多脏器的转移和浸润,在我国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白血病的治疗手段还是以
根瘤菌不仅能与豆科寄主植物共生结瘤固氮,也能与非豆科植物小麦、玉米等形成内共生关系。根瘤菌与宿主植物共生关系的形成涉及两者之间复杂的信号交流,其中根瘤菌III型分泌系统(T3SS)效应蛋白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ORS571(以下简称A.caulinodans ORS571)是热带豆科植物长喙田菁的微共生体,既能自生固氮,又能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