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蛇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之一,也常常在许多中国古代神话的题材中出现,我国很多地方都对其存在着广泛的崇拜基础。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全国范围内也陆续发现了许多相关的蛇图像,为研究蛇图像的类型及蛇崇拜提供了基础。两湖地区作为楚文化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受楚文化的影响程度深、持续时间长。据统计,两湖地区共发现楚国蛇图像94例,其中铜器上41例、陶器28例,漆木器22例,纺织品2例,琉璃器1例。分布在荆州、荆门、宜昌、襄阳、十堰、鄂州、黄冈、常德、张家界及长沙等地。根据蛇图像特点,可将其分为单一蛇图像、蟠蛇图像和复合蛇图像等,其中复合蛇图像又可以分为操蛇、珥蛇、践蛇及啖蛇图像等。值得注意的是,两湖地区蛇图像的中复合蛇图像均由蛇与龙、凤、鸟、鹿、虎、蛙及猴等其他动物组成,未发现神人与蛇组成的图像题材。但是,两湖地区出土的同时期曾人、巴人及越人器物上却发现有此类题材。此外,河南、安徽及江苏等地楚墓出土的器物上也发现有神人与蛇组成的图像。两湖地区发现的蛇图像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楚人先祖祝融也与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土著文化的继承及对先祖的崇拜是楚蛇图像的重要来源,此外还有吴越文化及中原文化的影响因素,其中以吴越文化的影响尤甚。根据蛇图像所反映的内涵,可将其分为正面蛇神与反面蛇神。楚人的蛇崇拜也是矛盾的崇拜,楚人一方面对蛇有着敬仰,但是另一方面又有着更大的恐惧。两湖地考古发现的楚国蛇图像数量丰富,与同地区同时期其他文化或是楚国其他地区相比,类型及特点鲜明。这为研究楚文化中蛇崇拜的真实情况提供了证明,同时这也是楚文化起源与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及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