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应链结构下考虑竞合关系的运作策略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以及资源的稀缺性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动态的运营环境。本论文以不同的供应链结构为研究背景,从信息共享、企业间纵向/横向竞争与合作的视角,分别对纵向信息共享、横向合作(转运)以及竞争性供应链中供应链成员的最优运作策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 首先,本论文针对无横向竞争供应链中的纵向信息共享问题构建了制造商如何获取零售商私有需求信息的信息共享模型,证明了在需求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批发价格契约和两部定价契约能否达成纵向信息共享取决于零售商的保留利润水平。当两部定价契约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实现分离均衡的一次性转移支付的取值区间,并且发现在该均衡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与信息对称情况相同。 其次,本论文探讨了横向竞争供应链中的纵向信息共享问题。我们构建了由一个受产能限制的制造商和多个进行古诺竞争的零售商组成的信息共享模型。通过求解供应链各个成员的最优决策,我们发现当总需求大于产能的时候,制造商通过产能歧视分配策略能够促使纵向需求信息共享在各方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并且给出了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产能歧视分配参数的下界;此外,结果显示生产能力约束将限制制造商的利润,同时社会福利和消费者剩余都被产能所限定。 再次,本论文针对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策略构建了面向供应链的零售商之间的转运模型。我们分别讨论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决策和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决策,发现将上游制造商的定价行为纳入到研究范围以后,转运虽然能够改善供应链的绩效,但不能够完全协同供应链各方的利益,从而分散决策时候的最优订货量不能达到集中决策时候的最优水平。 在考察完纵向和横向合作问题以后,本论文最后探讨了竞争性供应链中行动次序对各成员的最优决策以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问题。我们考察了两条竞争的平行分销系统,分别在确定性需求和随机性需求情况下求解了渠道成员的最优决策,发现不论需求处于何种状态,渠道之间总是存在后动优势,而每条渠道内则存在先动优势;但是渠道内的先动优势随着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以及获取先动优势成员的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强而减弱。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国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异常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分析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的内在机理,来揭示投资者申购赎回行为背后的决定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选
知识是组织的核心资源,员工是否进行知识共享及知识共享的效度将影响到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从而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最终影响组织能否长远发展。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物质文明空前繁荣。其中建筑业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又是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的理念应运而生。如何实
随着海上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长江沿岸港口迅速响应,扩大港口集装箱运输能力。配载计划是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船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港口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扩大以及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的从事着多项目管理,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有价性,企业项目间或项目内部总会存在着各种资源冲突,而传统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因此,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失信行为,维护市场公平交易,加
学位
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直接决定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其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建国以来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在投资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
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由于供应链中的某些决策者不仅关注他所能够得到的期望利润是否最大化,而且还希望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不会冒很大的风险,这就涉及到决策者的风险厌恶问题。传统上,供应链模型主要考虑在一定时期内期望利润或期望费用的最优化,对于风险中性的决策者而言,他对利润或费用的变化不敏感,这种方法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当决策者是风险厌恶型的时候,期望值准则就不再合适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管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高技术创业企业则是其中一支生力军,在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增加就业等方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