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如梁启超先生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呼吁的那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但现在青少年留给大家的深刻印象除了他们的朝气与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外,还有报刊媒体的不时惊呼,某地又发现某少年是连环杀手、某地公安司法机关又查获一起青少年团伙犯罪等。目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与环境污染和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比较突出,不但占犯罪比重大,而且呈现向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发展的趋势。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犯罪之源,缓解犯罪的最好指望就是减少青少年犯罪。因此,如何防范和遏制青少成年人犯罪,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少年犯罪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最常见的是家庭功能失常、学校教育的缺陷、不良的社区环境等微观社会因素,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传媒、文化、社会控制等宏观社会因素。在这些因素的背后,实际上是有效社会支持不足造成对青少年的社会化缺陷和监督失控,从而出现青少年犯罪的激增,青少年犯罪。由于个体发展的连续性、行为的情景性,本文以生态系统观为理论基础,探讨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在中国,对于青少年来说,其中最主要的社会支持来自于家庭。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家庭生态系统失衡,家庭对青少年通过的社会支持严重不足,导致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康人格,在家庭和社会对其监督失控时,往往出现青少年犯罪。因此,本文在分析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时,着重分析家庭生态系统与青少年犯罪关系。在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之后,提出以生态系统发展观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在对社会支持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犯罪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成,并以社会支持的一般功能和作用机制为基础分析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作用机制。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社会支持供需失衡,尤其是家庭生态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家庭有效支持缺失,造成青少年的社会化不足。家庭生态系统失衡的犯罪原因论要求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政府主导性公共政策树立起以家庭整体为干预对象的预防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这种支持网络系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经济条件下,在保证青少年的公平受教育权时,必须立足于家庭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与优化,充分发挥家庭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