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自体干细胞体内诱导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选取2008-2013年间经自体干细胞体内诱导疗法治疗结束的糖尿病患者125例,其中1型糖尿病(T1DM)34例,2型糖尿病(T2DM)91例,排除继发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者。治疗方案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75-150微克隔日一次皮下注射、促肝细胞生长因子(pHGF)80毫克每日一次静脉滴注,同时施于中医滋肾养肝、通脉培元治疗,疗程2-3个月。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8-12个月。分别统计治疗前、治疗结束和随访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常规、肝功、血脂、肾功、尿微量白蛋白及降糖药剂量,比较治疗前后肝脏超声改变,记录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 1、自体干细胞体内诱导治疗后,T1DM及T2DM患者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小于0.01)。在血糖达标情况下,T1DM患者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随访8-12个月后,有94.1%的患者停用胰岛素,82.4%的患者完全停用降糖药;T2DM患者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剂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随访8-12个月后,有86.7%的患者停用胰岛素,56.0%的患者完全停用降糖药。 2、治疗期间,患者白细胞计数,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计数升高(P<0.01);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减少(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8-12个月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已降至正常水平,但较治疗前仍略有升高(P<0.05),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略减少(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所有125例患者均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 3、自体干细胞体内诱导治疗期间,ALT、GGT、TBIL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ALB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ALP浓度较治疗前升高显著(P<0.01),并高于正常,随访8-12个月后复查降至正常。 4、治疗及随访期间,患者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尿微量白蛋白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血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降低(P<0.01);超声显示脂肪肝显著好转(P<0.01)。 5、治疗期间部分患者时而出现低血糖反应,根据血糖监测及时减少降糖药;有少数患者分别出现短暂的背痛、乏力、失眠、周身不适或皮肤发痒,经调整辅助用药可缓解;个别患者治疗结束后曾出现一过性的失眠、脱发、周身不适或腰痛,均可自然缓解。 结论: 自体干细胞体内诱导疗法可用于T1DM及T2DM治疗。多数患者治疗后可达到停用所有降糖药,血糖正常。经过8-12个月随访,显示对肝肾有保护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