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受高原地貌及特殊气候的影响,水资源时空部分不均,可利用水资源愈发紧缺,加之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工业和生活用水快速增加,水量挤占农业用水,导致省内部分地区农业用水尤为紧张。因此从作物生理生长的角度出发,研究作物逐日、各生育期和不同灌溉方式下的需水规律,对于探讨作物的关键蓄水期、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以及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充分灌溉和调亏灌溉两种灌溉方式,以冬小麦盆栽试验为手段,以土壤水分含量为控制变量,监测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生长指标,通过TDR测量土壤含水量,水量平衡法计算蒸发腾发量,采用F检验和t检验分析各处理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后得到云南高原地区冬小麦的需水规律及生长指标响应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云南高原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约148d,日需水量均值为2.8mm。苗期阶段,冬小麦需水规律呈一次线性回归方程增长,;进入分蘖前中期,冬小麦需水规律呈六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方程变化,在时段内冬小麦需水量达到最大,趋势呈单峰抛物线状,;进入分蘖中后期,随着温度降低,生理活动减弱,需水减少,在年气温最低日前后达到最低;进入拔节孕穗期后,冬小麦需水量缓慢回升,并最终收敛于日需水量均值。(2)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的需水规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差异性最大的阶段为分蘖前中期;差异性居中的阶段为苗期;差异性最小的阶段为拔节孕穗期、抽穗灌浆期和成熟期。苗期阶段,各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分蘖期阶段,80%~90%田持处理、70%~80%田持处理、60%~70%田持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与充分灌溉处理和50%~60%田持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低于充分灌溉处理,高于50%~60%田持处理;拔节孕穗期至成熟期阶段,充分灌溉处理与80%~90%田持处理无明显波动,50%~60%田持处理由于水分胁迫程度最大,存在较大的波动。需水量方面,充分灌溉处理最大,80%~90%田持处理次之,70%~80%田持处理和60%~70%田持处理相似,50%~60%田持处理最低。(3)不同干旱程度对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性影响。苗期阶段,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或更少时,导致冬小麦严重减产;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70%,导致一定程度减产;当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70%,可保障小麦苗期正常生长。分蘖期阶段,当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量70%,与正常生长状况下需水量产生显著差异。拔节孕穗期、抽穗灌浆期和成熟期阶段,小麦生长受水分胁迫程度较小,差异性不显著。其中,苗期和分蘖期正常生长条件下,充分灌溉与土壤含水量最高的亏缺灌溉处理的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在灌溉时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80%~90%田间持水量,可保证小麦的产量与充分灌溉条件下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