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各国经济理论界、经济实业界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既往的学术观点、研究成果建树颇多。在国外,M-M理论为代表的资本结构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国内,林毅夫、李永军、张杰、张静、梅强等学者也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当前经济逐渐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的制度变迁背景下,我们发现中小企业正经历着剧烈的自我更新过程,其融资需求已经朝着多样化发展,并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性和特征性。本文以镇江为例,从中小企业融资的差异性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分析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现状,重点研究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差异性的表现和影响,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首先,本文引入了中小企业的概念,从包括资本结构理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三方面总结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其次,对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和融资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镇江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良好,呈现面广量大、生产销售增长、民营化和贡献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中小企业融资以信贷融资为主体,典当、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和民间融资为补充;信贷融资存在授信审批权限上收、利率水平偏高、信贷产品不够丰富、担保抵押难落实等问题,风险投资、上市融资与苏南发达地区比较有一定差距。第三,重点研究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外部因素如金融机构规模、集群效应以及内部因素如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存在显著关联。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规模稍大的企业、优势行业企业、成熟期企业信贷融资能力较强,而微小型、弱势行业企业、创立时期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不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差异性对需求者和供给者效益、信贷集中、产业结构升级、资金流动性、产业集群发展都产生一定影响。最后,从中小企业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建设、构建完整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满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差异性需求、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创新四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