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专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稳定性测定目的:设计制造一种简易、稳定的Allen’s大鼠脊髓打击器,并评估其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参数和稳定性,为脊髓损伤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分为筛选打击冲量和稳定性评估两个实验步骤。取体重220g-250g的雄性SD大鼠48只,步骤一取大鼠30只,每6只一组用重物坠落打击方法,分别用撞针(7g)从0cm、3cm、6cm、9cm、12cm高度进行打击,0cm组为对照组,仅打开椎板。打击后通过行为学评分和病理切片HE染色确定出能够造成较明显脊髓不完全损伤的高度(6cm组和9cm组);步骤二取18只大鼠(对照组、6cm组、9cm组各6只)以与步骤一相同的方法造模,后将步骤一与步骤二中对照组、6cm组和9cm组共36只的数据汇总进行稳定性及效果评估。结果:打击后24h BBB评分对照组大鼠与手术前正常大鼠相同,HE染色见对照组脊髓无可见损伤。脊髓损伤各打击冲量组(冲量=高度×主动撞针质量)术后BBB评分相对于术前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可见灰、白质组织结构不完整,损伤区可见坏死灶、细胞肿胀及红细胞聚集。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在6cm高度(42g.cm冲量)组和9cm高度(63g.cm冲量)组组内差异较小(CV<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与BBB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851,p=0.000)。结论:本研究研制的大鼠脊髓打击器可成功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大鼠急性脊髓挫伤模型,可为后续大鼠脊髓损伤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持。第二部分:阻断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的影响目的:1、运用HE染色和TUNEL凋亡检测方法,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发生凋亡的细胞的数量,及应用不同剂量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阻断剂AG490对脊髓形态和凋亡细胞的数量的影响。2、运用westernblot实验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的AG490对P-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和P-JAK2(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2)的表达数量的影响。3、探讨不同程度的阻断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于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的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20-250g,分为假手术对照组(E组,n=12),脊髓损伤组(A组,n=12),脊髓损伤+AG490干预组:5mg/kg体重组(B组,n=12)、10mg/kg体重组(C组,n=12)和15mg/kg体重组(D组,n=12)五组。应用基于ALLEN’S重物坠落法研发的“专用大鼠脊髓打击器”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切除等大的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前及术后24h记录BBB评分,术后24h将大鼠处死,每组取6只做石蜡包块进行HE染色和TUNEL凋亡检测,另6只取新鲜组织进行westernblot实验检测P-JAK2和P-STAT3的表达变化。绘制P-JAK2,P-STAT3含量与凋亡数目相关关系图。结果:成功建立稳定的ASCI模型并获得满意的脊髓组织标本。HE染色显示脊髓组织损伤程度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UNEL检测显示对照组凋亡细胞很少,损伤组凋亡细胞最多,AG490干预的损伤组凋亡细胞数随AG490剂量增大而减少;westernblot检测显示A、B、C、D四组中P-JAK2和P-STAT3含量随AG490剂量增大而降低,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内数据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应用AG490对于脊髓形态学观察结果无影响,但P-JAK2,P-STAT3含量及凋亡细胞数目均随AG490剂量增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