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检测SATB1蛋白在口腔常见良、恶性肿瘤中及正常牙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SATB1在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2、检测SATB1蛋白和SATB1mRNA在OSC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ATB1在OSCC中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作用。3、检测SATB1蛋白和SATB1mRNA在腺样囊性癌(ACC)原发灶中的表达,探讨SATB1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1、选取口腔恶性肿瘤标本66例,其中口腔鳞癌52例,腺样囊性癌14例,4例口腔多形性腺瘤组织标本,4例口腔白斑组织标本,2例正常牙龈组织作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SATB1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2、选取口腔鳞癌患者的原发灶石蜡标本52例:无转移组36例,淋巴结转移组16例;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灶石蜡标本16例,癌旁组织石蜡标本1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性检测各标本中SATB1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3、选取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52例:未转移组36例,淋巴结转移组16例;配对淋巴结转移灶新鲜组织6例,同期手术切除癌旁新鲜组织12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样本中SATB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SATB1蛋白在36/52例(69.2%)口腔鳞癌及14/14(100%)例腺样囊性癌中均可见阳性表达,在4例多形性腺瘤组织、4例口腔白斑组织中各1例中部分组织弱阳性表达,在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为阴性表达。且SATB1阳性表达在鳞癌中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及细胞浆中,在腺样囊性癌中阳性表达主要集中于细胞核。2、SATB1蛋白在5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中的水平高于12例癌旁组织中的水平(P<0.01)。52例石蜡包埋口腔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中,在病理分级Ⅱ~Ⅲ级组(中~低分化鳞癌)表达明显高于Ⅰ级组(高分化鳞癌)(P<0.05);在临床分期Ⅲ~Ⅳ期组高于临床Ⅰ~Ⅱ期组(P<0.05)。SATB1蛋白表达差异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大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SATB1蛋白的表达在16例转移组高于36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 SATB1蛋白表达在16例淋巴结转移灶中的水平与其原发灶中的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SATB1mRNA的表达量在52例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于12例癌旁组织(P<0.01);在16例转移组高于36例未转移组(P<0.05);在6例淋巴结转移灶高于16例转移组原发灶(P<0.05)。5、SATB1蛋白与SATB1mRNA在OS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08,P<0.01)。6、SATB1SATB1蛋白与SATB1mRNA在ACC中均呈现强阳性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77,P<0.01)。结论1、SATB1蛋白及SATB1mRNA在口腔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良性肿瘤及口腔正常牙龈上皮,提示SATB1在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了促进作用。2、SATB1蛋白及SATB1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说明SATB1的表达上调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侵袭、转移有正相关关系,提示SATB1的表达水平变化对判断口腔鳞癌的转移和预后有一定帮助。3、SATB1蛋白及SATB1mRNA在口腔鳞癌转移组原发灶中的表达高于口腔鳞癌未转移组原发灶中的表达以及转移癌中的表达高于原发灶,提示SATB1在口腔鳞癌中可能为肿瘤转移的促进基因。4、SATB1蛋白及SATB1mRNA在腺样囊性癌中均显示强阳性表达,提示SATB1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