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口腔黏膜、蹄趾及乳房等处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口蹄疫有七个血清型,国内目前危害严重有O型、A型和Asia-1型,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口蹄疫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之一。仔猪出生后没有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母源抗体是新生幼畜通过母体所获得的抗体,对幼畜免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提供较好的保护,由于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特点,母源抗体的高低对仔猪首次免疫疫苗的日期有很大影响,因此仔猪第一次接种口蹄疫疫苗时机极为关键。为研究母源性猪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抗体在仔猪体内的消长规律,确定适合仔猪的口蹄疫首免日龄,制定科学合理的仔猪口蹄疫免疫程序,为有效防制猪口蹄疫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利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和病毒中和实验法分别对母猪产前、产后和仔猪哺乳后进行口蹄疫抗体检测。研究结果发现,在母猪分娩前60天、45天和20天分别进行免疫口蹄疫三价灭活苗,使母猪在分娩前获得高水平的免疫抗体,在母猪分娩时其体内的口蹄疫A型、Asia-1型和O型抗体分别达到了1:720、1:1024和1:1024。母猪在分泌初乳的同时,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也被分泌到初乳中,从而使母猪初乳中的高水平抗体通过饲喂方式传递给仔猪。仔猪出生当天哺乳前体内几乎没有口蹄疫抗体,在仔猪吃过初乳后其体内母源抗体迅速上升,在1-3日龄与相应的母猪疫苗抗体水平持平,甚至超过母猪疫苗抗体并进入平稳期,而且仔猪的获得的抗体水平高低与母猪的疫苗抗体水平高低呈正相关;仔猪的母源抗体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降低,仔猪50日龄以后体内口蹄疫抗体迅速下降,50日龄是仔猪口蹄疫最佳首免时间。本研究结合生产实践,对规模化猪场仔猪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