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编码是对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的最初加工,也是信息得以存储和提取的前提。编码形式及程度都会影响记忆的效果。本研究着重讨论问题是,在编码阶段加入知觉的干扰,会对记忆产生怎样的影响?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实验中,学习阶段设置两种编码条件:知觉干扰条件和无干扰条件,要求被试大声读出单词。知觉干扰条件中,刺激快速呈现100 ms,紧跟着2400 ms的乱码掩蔽;无干扰条件中,刺激持续呈现2500 ms。测验阶段,知觉干扰条件的单词的记忆比无干扰条件的好。这种记忆的增强现象后来被称为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关于记忆知觉干扰效应的理论主要有:生成效应的解释、语义精细加工假说、补偿加工假说和项目特异关联假说等,其中,项目特异关联假说是较为全面的。无论哪种解释都一致认为知觉干扰效应是由于不同程度的加工导致的,即强调编码的作用。在编码加工上,汉字与英文单词存在差异。已有的关于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的研究,局限于英文材料,没有汉字材料的研究。然而,中、英文在知觉加工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汉字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可能与英文单词的知觉干扰效应不同。本研究拟使用“学习-测验”范式,高频中文汉字和常见英文单词为实验材料,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探索知觉干扰条件对汉字和英文单词记忆的影响,检验并补充已有的知觉干扰效应理论和传统的记忆理论。实验一,使用新-旧再认测验,分别探索了110 ms知觉干扰条件和110 ms组无干扰条件、260 ms知觉干扰条件和260 ms组无干扰条件下,汉字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实验二,使用多重回忆测验,进一步考察汉字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并检验传统记忆理论和项目特异关联假说;实验三,考察在强调音加工的指导语和无偏向的指导语下,中国被试对英文单词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结果发现:1、所有被试对无干扰条件下汉字的再认与回忆更佳,汉字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表现为知觉干扰条件削弱汉字的记忆;2、强调音加工组的表现类似经典的英文单词记忆知觉干扰效应,对知觉干扰条件的英文单词的再认有更优的趋势,而控制组对无干扰条件的英文单词的再认优于知觉干扰条件的;3、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与传统的记忆理论不矛盾,并且它可以用项目特异关联假说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