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面几何逆推分析法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做”推理,逆向的推理分析。逆推分析,顾名思义,是一种相反的变形。它从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所需的条件,在等价与半等价的变形中执果求因,形成一系列的等价与半等价的变形链,再从题目的条件中找到切合需要的条件。尤其在平面几何的教与学中逆推分析法常被称为通性通法,这种逆向思维能够化难为易,把难题教得容易、学得简单。本文首先阐述了相关平面几何逆推分析的国内外背景,并分析了其研究局面。根据平面几何现有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打开平面几何知识的学习瓶颈。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初中生用逆推分析法解平面几何题的认知现状通过对初中生和一线教师进行访谈,我发现初中生不常用逆推分析去思考。学生的定势思维明显,仅部分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会偶尔采用逆推的方法。这种状况对逆推分析法解平面几何题的教学造成一定的难度。2、逆推分析法适用的平面几何题型根据逆向推理的特点,我总结了平面几何逆推分析的几类推理原则。并且结合逆推分析法解题的多种角度,归纳出了各类题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其中分析角度包括:几何变换中的逆推、反证法中的否定逆推、同一法中的逆推分析等。3、逆推分析法的教学模式我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几个平面几何逆推分析法的教学案例为示范,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归类,选择何种角度去思考题型,确定解题的方向,转化问题与条件。这样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逆推分析知识体系,学生也能够自主建立知识建构过程:发现规律、形成技巧、学会总结、加深印象。这正是教学研究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为检验该篇论文能否真正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本文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学生学习逆推分析法解决平面几何的问题能力前后的差异。通过数据证实了此类学习方法的实用性以及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教与学的高效性。这篇文章的第一层用意在于让学生不怕几何,让几何成为必拿分的题;第二层用意在于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观察、分析、选择方向、解决问题;第三层用意在于把对教学问题的思考从发现问题,展开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到确认教法这一完整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体现数学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