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诉讼罪的认定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假诉讼罪是当事人捏造事实、虚构纠纷,并以此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这种行为造成了我国司法秩序混乱以及严重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捏造事实的方式不包括以“影子合同”为内容提起的民间借贷诉讼行为,但行为人采取“套路贷”方式可能符合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虚假诉讼罪的客体系复杂客体,采取以妨害司法秩序客体为基础,兼顾他人合法权益客体的判断方法,该罪系行为犯。对于“捏造事实”,虚假诉讼罪要求捏造行为能引起诉讼当事人权利义务发生实质性变更,要求“捏造的事实”足以影响公正裁决,该“事实”应认定为一种客观的事实,要注意区分捏造“事实”与捏造“证据”,二者不是等同的含义,后者不一定符合前者。在适用范围方面,除了民事诉讼领域,虚假诉讼罪的适用范围还应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民事赔偿部分,以捏造的事实申请仲裁的,也可以成立该罪,适用范围不止于一审,二审、再审以及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也可以有该罪存在的空间;在犯罪既遂的问题上,虚假诉讼罪应以法院受理案件为既遂标准,当行为人以虚假的事实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受理即为犯罪既遂,行为人能否达到预期结果不影响犯罪既遂,只在量刑层面予以考虑;从结果要素上看,虚假诉讼罪的结果要素包括妨害司法秩序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诈骗罪虽然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这一结果要素与虚假诉讼罪相似,但诈骗罪没有妨害司法秩序,诈骗罪是单一客体,虚假诉讼罪是复杂客体,二者不能一概而论;在共犯问题上,司法工作人员可以与行为人成立共同犯罪,但当其是该案主审法官的情况下司法人员不能成为虚假诉讼罪的直接正犯。
其他文献
目的:1.本实验通过观察养阴健脾散毒方水提物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周期等方面的影响并检测中药干预后细胞内的AKT信号通路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研究了用区间数对T-S模糊因果图的故障诊断问题,同时考虑了基于超椭球模型对因果图的故障区间加以约束;首先,建立T-S模糊门,通过D-S理论建立适当的超椭球模型处理因果图中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也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抓
在不断增长的消费类电子和工业控制产品中,LCD显示的应用范围正在扩大。为了满足高效、经济的LCD应用需求,飞思卡尔半导体推出了三种8位微控制器(MCU)系列,旨在降低基于LCD显示的
目的:探讨狼毒大戟提取物是否能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对阿霉素的耐药。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luminal B型)及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
新建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
目的了解某市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某市2012年—2015年二次供水水样进行采样、检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