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学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有不同的看法,西方学者把这些看法归结为贬义说、中性说和情境说三种。我们认为,这三种看法都没有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意识形态是一般阶级观念和一般社会认识理论。意识形态可定义为:在阶级社会里,反映社会存在和某阶级根本利益而形成的完整的思想观念体系和社会认识理论。 意识形态是由认识-解释层面、价值-信仰层面、目标-策略层面及载体-工具层面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这四个层面构成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指的是意识形态在经济基础决定作用下的自我生成、自我规定、自我构造及自我发展。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是由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所引发和规定的,具体表现为能动性、意向性、超越性、认知性、不平衡性、既与性和整体性。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既互相共存又相互斗争。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时应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又保持对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即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在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批判继承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反映人类探索世界的精神文化成果,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终超越意识形态,实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