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个体的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是个体获得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学生友爱品质的缺失,与我们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友爱教育的缺失有重要的关系。本文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友爱品质和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探讨小学生友爱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友爱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缺失的根源和小学生友爱教育的培养策略等。友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友爱品质。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与实践活动过程获得的生活能力和情感体验生活,对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小学生友爱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新时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友爱教育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小学生友爱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本研究探讨了友爱教育的理论基础,分别论述了交往实践理论、生活世界理论、情感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关怀理论对友爱教育的理论支持。第三,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了目前小学生友爱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当前小学生友爱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针对友爱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对策,主要包括:培养个体健康向上的友爱观,提高友爱教育的认识水平;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友爱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帮助学生主动养成友爱品质;加强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