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等十分稀缺的农民工群体在寻求自身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的过程中,总是难以获得较高社会地位。他们在经过多次职业流动后多数总是呈现出水平流动甚至是向下的社会流动,难以实现自身社会地位的提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民工群体文化资本的匮乏造成的,文化资本影响农民工职业竞争力、影响农民工职业地位的提升,进而影响农民工较高社会地位的获得。 基于对崇左市 D村的实证调查,从文化资本视角出发研究农民工群体社会地位获得的现状发现:农民工群体身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十分欠缺,客观化形态文化资本十分匮乏,制度化文化资本占有状况不容乐观,总体来说农民工群体拥有的文化资本的数量偏低且质量也不高,农民工群体文化资本缺失严重。但文化资本影响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农民工在职业获得与职业流动过程中,文化资本成为农民工扩展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重要工具。影响农民工向上社会流动的因素包括文凭证书、语言表达能力、文化能力、技能水平等,这些都是文化资本影响农民工社会地位获得的主要内容。研究发现农民工的文化资本存量越高,其获得的社会地位越高,对其社会地位获得影响越显著,且农民工占有的文化资本越多越有可能形成向上的社会流动,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文化资本对我国农民工群体社会地位获得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农民工文化资本的缺失导致了其职业的低竞争力和低适应能力,制约了其职业的竞争力提升,阻碍了其社会地位的发展。 农民工群体要想突破其自身文化资本累积的阻碍完成向人的现代化的转变,不仅需要农民工个人的努力,还需要社会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