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法经济学思考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采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着手,论证知识产权存在的合理性与适当性,并从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结合点上来探讨各类知识产权行使的合理限度,再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知识产权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否则知识生产就会因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供给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也应有适当性,过度保护会影响知识传播并增加后续创新的成本,从而阻碍社会发展。 2、知识财产与有形财产具有不同的特点,它既易被侵害也易被滥用,从而导致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容易产生偏颇,要么保护不足,要么保护过度,经常呈现两者并存的错综局面。 3、不同类别的知识产权具有不同的保护基础与方式,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市场力量。基于此,在其权利行使或滥用的相应实践中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4、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定位存在一定偏差,过于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强保护而忽视了现实国情。而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缺失,更加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使用之间的失衡。构建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制刻不足缓。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与此相适应,被普遍认
近年来,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规模急剧扩大,借债消费已经成为中国居民一个重要消费选择。适当负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但过度负债将成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趋势。这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中介的方法,开辟
利率是引导资金配置的信号,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反映着资金的充足性和配置效率。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内蒙古地区的投资也在发生着变化。文章在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