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呈现出“共生”的和谐关系。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作为我国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畲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文化底蕴浓厚,其传统建筑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布局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分支,当代民族建筑创作对于地域性建筑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浙闽畲族地区的当代建筑设计中抒写畲族传统文化,使得本地区的现代建筑设计更具地域适应性,成为当下建筑师所关注的问题。论文将浙闽畲族传统造物文化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浙闽畲族传统建筑产生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与文化背景,并深刻剖析浙闽畲族传统村落、民居、材料与细部等起寮筑景的建筑文化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价值等综合因素产物。并借助田野调查、文献阅读、总结归纳等研究方法探究当代浙闽畲族建筑表达方式,从浙闽畲族传统环境观的现代演绎、场地的现代表达、空间形式的现代演变、材料与色彩的现代运用以及细部表达等方面加以详细描述,并结合笔者的畲族设计实践,对总结的设计表达方式进行实际运用。论文通过对浙闽地区畲族传统文化的适应性解读,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文化属性,对现代建筑设计仍然适用。浙闽畲族当代建筑创作中,从宏观的城镇规划、中观的建筑单体设计到微观的材料与细部等现代表达方式中都依据畲族传统文化突显民族认同感。实践设计本身因地制宜,注重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现代功能与技术,达到与历史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