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人工假体个性化移植的力学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髋关节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关节,承载着人体上半身的重量,但是髋关节由于扭伤、股骨头病变等原因会出现损坏,假体置换是治疗髋关节损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全世界每年大概有50万左右的髋关节损坏患者需要置换髋关节假体,在我国也有大量的患者需要进行髋关节的置换。人体髋关节假体的使用效果与其力学环境息息相关,而假体的受力情况主要取决于其几何尺寸和安装位置。目前临床上髋关节假体都是常见的几种规格的尺寸,没有针对个别病人定做的假体。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人体单足站立时的髋关节力学模型,并且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最大应力为了比较目前常见的几种材料做出的髋关节假体在力学性能上的差异,建立了四种不同材料相互匹配的假体模型,最小的接触应力的假体模型是UHMWPE聚合物的髋臼与Ti6A14的股骨头搭配,应力值为4.31Mpa。股骨头材料的改变对接触应力的变化影响不大,整个假体的变形位移受假体材料的影响不大,在以后的髋关节设计中,应重点考虑髋臼的材料特性。在此力学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ANSYS优化处理器对假体的结构尺寸进行优化,在目前已知的一般的前倾角、外展角股骨头与髋臼间的间隙这三个安装位置的范围中,优化出综合应力最小的假体尺寸。优化结果显示,应力最小的情况下,髋臼厚度为11mm,股骨头直径为32mm,股骨颈长度为:39mm。在最优的设计中,最大应力由4.31Mpa减小到3.15Mpa,减小了百分之27,优化效果比较明显。
其他文献
虽然在欧美等国家用收缩袋的真空袋包装保鲜肉已是一个普遍的共同标准,而且在肉品工业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是这种包装系统在亚洲并不普遍.
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cture,IFF)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指从股骨颈基底部与小转子水平之间内发生的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老年女性患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下肢骨折,目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内固定及关节置换两种方式。其中年轻患者及预期寿命较长的老年患者多需行内固定治疗保留股骨头,避免再次行关节翻修手
“问题链”是常见的一种问题设计方式。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总能根据不同的教材课型、不同的目的要求、不同的学习对象巧妙地设置“问题链”,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能极大地激发
文章分析了分散元素成矿机制研究现状,在简要概括世界主要地区砂岩型铀矿床中分散元素富集状况的基础上,以我国511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分散元素Re、Se在砂岩型
为解决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二次侧电气参数采集值中存在空数据和不良数据的问题,首先分析了配变数据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 NN)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