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及对其肺功能、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凝血机制和心电图检查的调查研究,找出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别与各项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总结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情况;从而使上述客观检查更好地指导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肺心病,并为肺心病的中医辨证提供一些客观指标依据。方法:采取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症状量化积分和中医辨证分型,对其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凝血机制及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及相关数据如实记录,并按照调查项目如实填写调查表,调查完毕后严格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00例慢性肺心病的中医证型中,以痰热郁肺型最多,共153例,占38.25%;痰浊阻肺型次之,共118例,占29.5%;心肺肾气虚型97例,占24.25%;痰瘀阻肺型54例,占13.5%;心肾阳虚水泛型42例,占10.5%;痰蒙神窍型4例,占1%;外寒里饮型2例,占0.5%。2、肺心病患者的年龄、病程均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各证型中心肺肾气虚、心肾阳虚水泛两型与痰瘀阻肺型、痰热郁肺型、痰浊阻肺型之间在症状积分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3、肺功能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各证型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动脉血气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除BE值外的其它指标值在各证型之间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中,除血沉值外,其它各检测值均与正常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除血沉值、全血还原粘度值外,其它指标在各证型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凝血机制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痰瘀阻肺证的各项指标与其它四型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6、4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378例,占94.50%。发生心律失常(不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的有163例,占43.12%,同一病例发生一种心律失常者102例,占62.57%,发生2种或2种以上心律失常者61例,占37.42%。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种类繁多,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发生率也有一定差异。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其症状积分和年龄、病程有密切关系,与中医证型也有一定关系。肺心病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凝血机制检查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且分别与肺心病的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心电图表现多有异常,且易发生心律失常;上述检查除有助于指导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肺心病以外,也能为肺心病的辨证客观化提供一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