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孔对于人类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日常社交是离不开对面孔识别的。面孔作为一种重要的刺激物,可以协助人们了解到很多重要的信息,像是年龄、性别、种族、表情等等。人们通过所记忆的面孔来识别对方身份,然后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互动交往方式。因此,对于面孔的研究就十分重要了。其中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是面孔的记忆能力,这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功能,有许多内容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首先,面孔中所包含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性别。人类世界存在着两种性别,并且从怀胎开始,即将诞生的新生命的性别就已经注定了。性别差异问题一直是人们理论与应用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在面孔识别研究中也是不例外的,不同性别的人对面孔记忆的能力是一样强的吗?另外,所识记的人类面孔也如人类自身性别一样,分为男性、女性两种。对面孔性别的判断是一个极其快速并有其特殊效用的过程。人类很善于辨别面孔的性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面孔本身所带有的生物学信息已经足够被试对面孔的性别进行有效分类。那么,研究不同性别面孔的识别,人们的记忆能力是趋于一致的吗?另外,不同性别的人对不同性别面孔再认存在的差异,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幼儿教养方式不同、与异性接触的频率可多可少、性别角色培养模式不同,这些影响了人们对于面孔的识别效果,也就是说文化效应是存在于面孔识别中的,它会造成不同人对不同面孔的认知差异。故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中的面孔认知能力,尤其是其中的性别效应,有一举多得的作用,补充认知知识,丰富文化效应。其次,动态面孔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因为这种面孔更符合人们所经常看到的实际情况,人们通过观察动态化的面孔,可以察觉他人的情绪等信息。与之相对,静态面孔实验的实际应用价值就有待考察。就动态面孔的识别而言,其中一个重要的加工就是动态表情的变化,并且动态表情通过影响性别、年龄等的识别,可以来提高面孔认知加工的能力。故研究动态面孔,尤其是动态表情对于面孔再认的影响,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并且这样的研究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以动态和静态形式呈现不同性别的陌生面孔照片。实验一研究动态表情面孔记忆中的性别效应、动态增益效应,实验二研究不同动态表情对动态面孔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动态表情面孔再认存在性别效应,包括性别差异和女性自我性别偏见;(2)陌生面孔再认存在动态增益效应。(3)负性表情有利于动态面孔的识别;(4)动态表情面孔的学习与再认阶段表情一致时,面孔记忆效果更好;(5)学习与再认阶段表情一致时动态表情由中性到非中性变化的面孔记忆得更好,学习与再认阶段表情不一致时动态表情由非中性到中性的面孔记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