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与微血管生成及从痰论治的干预作用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fylu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从胃病发展的不同时期(慢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胃粘膜肠腺化生、胃癌)研究痰络---微血管的生成情况及VEGF-A/VEGFR-2的调控作用。  2.探讨消痰散结方对胃癌微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VEGF-A/VEGFR-2有关。  方法:  1.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胃镜室收集非癌变胃粘膜组织(包括慢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肠腺化生)、病理科收集胃癌组织(包括癌组织、癌旁近端、癌旁远端)各20例。所有标本均为新鲜组织,液氮罐存放2小时后,投入-80°冰箱保存。  2.消痰散结方干预研究:对20例自愿进行单纯中药抗肿瘤治疗的胃癌患者,留取消痰散结方进行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胃癌(癌组织、癌旁近端、远端)标本。所有标本均为新鲜组织,液氮罐存放2小时后,投入-80°冰箱保存。  3.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VEGF-A/VEGFR-2的表达。  结果:  1.新生血管在慢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胃粘膜肠腺化生、胃癌不同区域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在胃炎胃粘膜中新生血管相对稀疏,而息肉、溃疡和肠化新生血管稍密集,胃癌新生血管明显密集,有形成血管腔形状。总体上,新生血管密度MVD随着组织恶性转化倾向存在递增趋势,胃炎低于胃息肉、胃溃疡、胃粘膜肠化、癌旁远端低于癌旁近端低于胃癌(P<0.05)。VEGF-A/VEGFR-2对新生血管存在明显的调控作用,其表达和新生血管密度变化高度一致。  2.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组、癌旁近端组、远端组微血管密度和VEGF-A/VEGFR-2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胃癌组消痰散结方治疗后微血管密度和VEGF-A/VEGFR-2下降幅度最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端组、远端组治疗后微血管密度和VEGF-A/VEGFR-2较治疗前略有下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微血管生成贯穿在胃粘膜病变不同时期,VEGF-A/VEGFR-2对新生血管具有调控作用,抑制微血管生成可能具有阻断胃粘膜恶性病变的意义。  2.消痰散结方治疗胃癌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A/VEGFR-2降低微血管密度有关。
其他文献
粉彩又称软彩,属釉上彩,出现于清代康熙中期,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工艺影响而创烧的一个新的品种。粉彩画面颜色鲜艳、柔和,比五彩更加淡雅华丽、丰富多彩,深受人们的珍爱。乾隆时期粉彩瓷器大放异彩达到高峰,以后历代均有烧制,至清末民国时粉彩瓷器已非常普及,成为中上家庭女子结婚的陪嫁品。  笔者喜欢并收藏粉彩瓷器多年,现将所藏多年的几件粉彩大瓶介绍如下:    一、粉彩“麻姑献寿”图300件大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