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推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是人们立足于信息时代的必备技能,而加强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全民信息素养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必须变革传统的“模仿式”、“机械性操作”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是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最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任务设计,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最为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变易理论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广泛推崇,在我国的影响力也日见彰显,它关注学生、关注学习内容,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变易理论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任务开展设计与实践研究,将变易理论应用在不同课型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设计实践中,以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本研究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明确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变易理论在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发展状况,以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第三部分主要对变易理论进行阐述,包括对“学习”的理解、变易图示和对“已有经验”的解释;第四部分围绕综合应用课、新授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通过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案例,分别展开教学任务的设计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第五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