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某诉冷公司工伤保险纠纷案评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因第三人侵权遭受工伤的职工可同时享有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权和对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但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两种请求权之间如何适用。本文分析的袁某诉冷公司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两种请求权在内容同一的给付项目上存在竞合关系,在内容不同一的给付项目上存在聚合关系,其中竞合的本质是请求权,而非法条或请求权基础。关于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之间竞合关系的处理,存在四种模式:选择、替代、兼得与补充。综合法律逻辑和社会政策考虑,补充模式不仅保障了职工获得完全赔偿,还避免了职工获得双重赔偿;节省了社会资源,实现了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目的和宗旨、效率与公平原则和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是解决两种请求权适用关系的正确思路。工伤保险待遇和侵权损害赔偿都是职工的救济途径,此外,我国还建立了包含商业保险与责任保险在内的多元化救济体系。发挥多元化救济体系的效用以最大限度地填补职工的损害,是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必然选择。
其他文献
不当得利制度发展历史悠长,最早可追溯至罗马法的“返还诉权”。不当得利作为民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它与合同、侵权、无因管理等并存,是债发生的原因之一。由于各国民事立法
早在20世纪90年代,消费金融的萌芽就已经在我国金融领域内出现,但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直到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之后,我国消费金融才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
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但问题也不断涌现。恶意诉讼在民事诉讼中愈演愈烈,出现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以及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诈害对方当
在现代化浪潮下,我国社会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复杂的道德情境,不免产生各种困惑和不解。当道德情境无法运用单一的理性思考、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