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体表分区在腮腺肿瘤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mw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是唾液腺组织中最常见的疾病,在唾液腺的不同解剖部位中,腮腺肿瘤的发生率最高,约占80%[1-3]。腮腺肿瘤80%以上位于腮腺浅叶,表现为耳垂下、耳前区或腮腺后下部的肿块。腮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原则是切除应从包膜外正常组织内进行,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近年来,腮腺肿瘤及腺体部分切除术应用广泛。腮腺肿瘤组织学分类复杂,不同类型的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方面均不同。本研究对197例腮腺肿瘤患者的CT、病理诊断结果及肿瘤最大直径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腮腺体表分区与肿瘤组织类型、肿瘤最大直径之间的关系,以期对腮腺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预后判断有所帮助。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6年收治的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患者197例,随访1-6年。采用许向亮等2018年提出的腮腺体表分区方法:以鼻翼、口角、耳垂以及下颌支后缘为标志点,确定A、B两条线,将腮腺分为Ⅰ、Ⅱ、Ⅲ区。对197例患者腮腺CT进行分析、明确肿瘤所在分区及肿瘤最大直径。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腮腺肿瘤分区与肿瘤组织类型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腮腺肿瘤分区与肿瘤最大直径采用方差分析及LSD法的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跨区生长与无跨区生长的肿瘤最大直径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对不同肿瘤组织类型在不同腮腺分区的分布情况进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发现:Ⅰ区中腺淋巴瘤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织类型的肿瘤,Ⅰ/Ⅲ区、Ⅰ/Ⅱ/Ⅲ区中的多形性腺瘤发生率高于其他组织类型的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不同腮腺分区内肿瘤最大直径进行方差分析及LSD法发现:Ⅰ区、Ⅰ/Ⅲ区、Ⅰ/Ⅱ/Ⅲ区肿瘤最大直径均大于Ⅱ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跨区生长与无跨区生长的肿瘤最大直径进行t检验发现:跨区生长的肿瘤最大直径大于无跨区生长的肿瘤最大直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1)腺淋巴瘤多见于Ⅰ区;多形性腺瘤多见于Ⅰ/Ⅲ区、Ⅰ/Ⅱ/Ⅲ区跨区生长;(2)生长于II区的肿瘤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平均直径较小。(3)跨区生长的肿瘤最大直径大于无跨区生长的肿瘤最大直径。
其他文献
为发展民办高职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使民办高职院校在稳定中发展壮大,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创建学校品牌,吸引生源。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有一支业务水平高
职业教育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经济的发展要求具有电气控制和PLC专业技能的实践性人才。这就要求各大院
期刊
【关注焦点】保障户有所居是行政机关补偿安置所应遵循的原则,避免被征收人流离失所也是其应予考虑的因素。就“外嫁女”而言,她们通常表现为出嫁后户籍仍然留在娘家,抑或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