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国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了高校建设的发展速度,我国大学建设获得了相对宽裕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我国大学校园的面貌普遍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高校在校园的建设上的趋同化与校园特色的普遍缺失,忽视校园自身的发展背景、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同时,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观也逐渐深入到各大学的校园规划战略中。在新的高校建设理念的指导下,需要一个校园规划的指导方法建设时代发展趋下的大学校园。模式语言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简明的研究方法已被应用于计算机、交互界面、游戏开发、建筑设计等各个领域,并在校园规划上已有应用经验。它对于建设特色、有机、文化、人文的大学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意图通过模式语言,以建设特色、有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目标,研究大学校园规划的一系列设计导则。首先,论文在第2章对“模式语言”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研究,得到模式语言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策略。而后在本论文的核心篇章——第3章、第4章,在模式语言的指导下,分析了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各类影响因素,研究了校园规划所涉及的各类要点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校园规划的实例和经验,给出相关例证。在论文第3章重点研究了模式语言指导下的校园规划控制、校园分区、校园结构、校园动态交通、静态交通、街道与建筑尺度的设计导则(模式),在第4章中,重点研究了校园中的建筑的布局与街道走向,以及模式语言设计思路下的校园街区、建筑尺度、以及教学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的设计导则。在论文的最后一章得出校园规划总体规划层面及建筑组团层面的设计导则。论文理论要点结合实例,研究分类力求清晰明了,避免空泛,希望研究结论能对时代要求下的特色、文化、绿色的大学校园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为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尽上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