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型银行涉足P2P领域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wa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世界广泛发展,金融与互联网也发生了紧密的关联。线下的民间借贷和互联网相融合,从而产生了P2P网贷平台。巨大的个人及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促进了P2P业务的蓬勃发展,以英国的Zopa为起点,网贷平台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发展起来。虽然P2P业务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飞快,2007年8月拍拍贷作为国内首家P2P网站上线,截至到2014年11月,国内P2P注册运营平台共1540家,成交量超过313亿元,可见P2P网贷在我国的火爆程度。  P2P网贷的迅猛发展也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贷平台从小额贷款、客户资源、理财业务等方面抢夺了银行的既得利益。作为传统行业,银行不甘示弱,进行持续的反击。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Lufax上线,招商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网贷平台,截止2014年底已有10余家中小商业进入了P2P业务。  本文首先介绍P2P的基本概况,主要从P2P网贷的相关概念及起源,P2P网贷的经营模式,P2P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三个方面来阐明P2P内涵和外延;其次从P2P网贷挑战商业银行的中介角色,缩减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融资方式三方面介绍P2P网贷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P2P网贷作为金融市场里的新秀,要想出人头地,获取一席之地,必然会影响既得利益者的地位;既然互联网金融的新秀已经发起挑战,作为金融巨头的商业银行不可能让步。通过扩大存贷款规模,促进业务创新,来分析商业银行开展P2P业务的必要性,同时再以招商银行和国开行作为案例进行具体诠释;通过介绍商业银行涉足P2P业务的模式,商业银行涉足P2P业务的优劣势,这两方面来体现目前中小商业银行涉足P2P业务的可行性。进一步对比国有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可以得出前者在实施P2P业务将具有比较优势。结合前面的数据和结论,从一般性和波特五力模型对国有大型银行涉足 P2P领域的可行性进行阐述。分析得出国有大型银行与 P2P相融合,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核心和互联网科技的优势,所以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最后为国有大型银行进入P2P领域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摘要:综述了产生嵌入式系统各种安全问题的瓶颈因素、根本原因,系统攻击的分类及应对具体攻击的策略。分析了层级结构设计,使安全策略从以功能为中心的观点转向系统结构设计的角度,以更好的应对各种安全挑战。同时介绍了几种提升嵌入式系统安全性的几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安全;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9-0295-03  Em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