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机器人是推进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装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是维持其高可靠、高精度运行的重要保障。本论文旨在攻克个体差异显著、工况复杂多变下工业机器人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问题,并设计一套各大机器人厂商主流设备通用的工业机器人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系统的设计包括异常监控方法的设计、故障诊断方法的设计以及远程监控平台的设计三个方面。工业机器人的异常监控和故障诊断都是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本论文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方面,故挑选了机器人的碰撞检测以及机器人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这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1)针对工业机器人的碰撞检测问题,首先对机器人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然后对机器人的机械碰撞进行了MATLAB仿真。研究和仿真发现机器人的碰撞会造成机器人关节力矩的突变,也会导致关节角加速度以及角速度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常用的一种碰撞检测方法是设定关节力矩阈值,这种方法很容易发生误报和漏报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多维参数异常检测的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孤立森林算法得到机器人各关节多项参数的异常分数,然后设计了一个判定规则以判断碰撞具体发生在机器人的第几连杆。(2)针对工业机器人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问题,对工业机器人滚动轴承的结构以及故障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滚动轴承发生故障后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振动加剧,并且滚动轴承不同部位故障的振动频率不同。为了解决工业机器人轴承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使用完备全体经验模态分解法和小波包阈值法对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然后通过小波变换得到轴承振动信号的时频特性图像,最后设计了一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时频特性图像进行分类。通过以上三步便能实现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为了实现机器人的远程监控,基于B/S(Browser/Server)架构设计了工业机器人远程监控平台,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查看机器人的实时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平台开发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模式:后端基于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平台、SSH(struts spring hibernate)框架开发,部署在Tomcat7服务器;前端基于VUE框架、Element UI库开发。在平台的设计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为了实现不同型号机器人数据的采集,对主流机器人设备接口进行了调研,并应用工厂模式编写了数据采集程序;为了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在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私有数据加密传输方法;为了保证系统的流畅性和易用性,使用Ajax技术或Web Socket协议实现端与客户端的交互。
其他文献
可见光通信利用发光二极管提供无线网络连接,凭借宽带宽、高可靠、低成本、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等优点正逐步赢得学术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可见光通信通过高频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传输信息,接收端通过传感器接收光信号实现传输信息,调节信号的振幅实现调光控制。近年来,研究人员为提升系统性能,提出众多通信传输方案,本文主要围绕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光控制、基于预处理的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的通信传输
随着射频频谱资源日渐匮乏,人们对高速传输速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逐渐将关注转向了可见光通信。可见光通信不占用射频频谱资源且不需要频谱许可证,具有成本低、保密性好、传输速率高等众多优点。通过使用广泛存在的发光二极管进行信息传输,可以满足照明和通信这两种需求。正交频分复用由于其可以有效地抵抗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多径衰落和符号间干扰,并且其传输速率较高,因此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运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以提高系统
多项式系统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系统,在过程控制和生物系统领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多项式系统模型可以描述一大类非线性系统(如混沌系统等),因而通过研究多项式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器设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目前对多项式系统的控制研究大多局限于连续控制方法对系统的影响。本文侧重于多项式系统的混杂控制策略研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平方和算法等工具,提出周期事件触发控制、状态事件触
校准技术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传统的通用芯片设计而言,投入成本高,设计周期长使得一个完整的芯片设计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甚至对于一些要求很高的芯片,还必须保证完美的性能。然而在芯片制造的整个流程中包含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在不同的设计及制造阶段都需要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校准,以减小过程误差。器件是组成电路的基本元素,电路的功能仿真是芯片制造的基础。因此本论文选取自旋转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其中建筑能耗在能耗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推进建筑节能是降低能耗的关键措施。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化示范与专项推广工程,鼓励政府办公建筑率先采用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建造,本文开展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优化,对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降低建筑的运行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结合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在确定
柴油发动机广泛应用于交通、农业和工程等领域。为了有效控制柴油机的排放污染,各国的相关法规日趋严格。目前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的混合器存在尿素分解不彻底、氨气分布不均匀、结晶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导致污染物净化效果差。本课题以28R型柴油机的尾气处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催化器混合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流场特性分析来改善尾气排放性能。所开发的新型混合结构使得该型柴油机的尾气排放指标能够满足现有法规
我国建筑业在社会发展阶段中可定位于新型建筑与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并举阶段,相关数据反映,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建筑加固领域的地位愈发的重要。其中作为最为传统的增大截面加固法,其性能改善明显,施工工艺简单,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业厂房、桥梁和堤坝等。尽管国内外对增大截面法的试验和数值研究较多,但考虑二次受力和新老混凝土薄弱界面发展的情况较少,尤其是在数值方面,大多数值研究基于有限元,不能有效模拟混凝土开裂及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转换器(ADC/DAC)的分辨率和转换速率不断提升,数据传输速率急剧增加,对通信接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转换器通常采用CMOS或LVDS并行通信接口,随着转换器性能的提升,并行接口引脚多、串扰大、功耗高和印制电路板布线复杂等问题尤为突出,限制了高速数据转换系统集成化的发展。为了满足转换器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JEDEC组织发布了JESD204B串行通信协议。与CMO
冷弯薄壁型钢建筑近年来在我国开始进行大力地推广,其建造快、造价低等优点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为便于水电暖通管道的安装,需在冷弯薄壁型钢构件腹板开设孔洞,而目前我国规范对于腹板开孔的冷弯薄壁型钢承载力还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条文,仅采用构造方式进行规定,因此对此类腹板开孔的高强超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承载能力研究具有的重要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通过试验与有限元结合的方法,对轴向荷载作用下未开孔构件与开孔构件
随着汽车发动机的小型化、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发动机性能显著提升,但发动机的运行环境明显变差。发动机器活塞长时间在缸体内进行高速往复运动,必然导致活塞受损。然而在确定活塞裙部结构和裙部/缸体配合间隙的情况下,通过活塞裙部覆盖润滑涂层,可以降低裙部表面摩擦因数,减少裙部与缸体对磨,从而延长发动机工作寿命。本文采用刮涂和阶段式加热固化工艺,制备了以水性聚酰胺酰亚胺(Water-b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