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粕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油料植物,因产茶油而著称,油茶的副产物油茶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低,成为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提高油茶副产物油茶粕综合利用度和拓宽油茶开发利用途径出发,以海南油茶粕为原料,制备蛋白质,进行纯化,研究其结构,旨在提高地区经济效益,为油茶粕蛋白质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实验室数据。目的:拟从油茶粕中获得纯度高的蛋白质,进行理化性能测试和结构鉴定,旨在拓宽蛋白质功能性食品的研发途径,为油茶粕开发和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单因素实验探究料液比、pH、温度、时间对油茶粕蛋白质得率的影响,响应面实验确定油茶粕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探究双氧水添加量、温度、时间、pH对油茶粕蛋白质脱色率和蛋白保留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脱色工艺,进一步研究双氧水脱色对油茶粕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柱层析纯化油茶粕蛋白质;对纯化的蛋白进行定性检测,通过测定理化性能表征纯化的蛋白质,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圆二色谱法(CD)进行结构鉴定,结合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对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为其空间构像的模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油茶粕蛋白质纯化条件的确定。响应面法优化蛋白质提取实验,当pH为10,温度为50℃,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40 g/mL时,油茶粕蛋白质得率达6.56%±0.53%。利用正交实验确定脱色最佳工艺,当双氧水添加量为4%,温度为40℃,时间为60 min,pH为8时,脱色率和蛋白保留率分别为66.72%±1.26%和76.31%±0.72%,在此条件下,双氧水脱色对蛋白质结构影响小,利用双氧水除去油茶粕蛋白质的深褐色。脱色蛋白经两步柱层析分离得到抗氧化效应较高的主要组分P1-2,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鉴定纯度达92.91%;(2)确定组分P1-2的理化性能和结构。组分P1-2的分子量在15 kDa左右,相变性峰值温度为120.06℃,结晶度低,呈片状形貌,鉴定出6条肽段,序列分别是ADQLTDDQISEFK、VFDKDQNGFISAAELR、LTDEEVDEMIR、EADVDGDGQINYDEFVK、DTDSEE-ELKEAFR、SLGQNPTEAELQDMINEVDADGNGTIDFPEFLNLMARK,与 NCBI 数据库里编码为gi|194716545|gb|ACF93134.1|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72%,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为24.6%、β-折叠含量为25.5%、β-转角含量为20.0%和无规卷曲含量为30.1%。结论:从油茶粕中提取蛋白质,经过脱色、柱层析纯化获得主要组分P1-2,鉴定性能和结构。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走向高质量阶段,企业在市场上主要依靠核心竞争力占领先机。技术与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心,企业在技术上探索自主创新模式,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考虑税收成
新疆高校双语教学有其独特的一面。文章在全面认识新疆高校双语教学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新疆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对策,以期有助于新疆高校双语教学的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能够使企业创造竞争力,并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时代拉开帷幕,《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自主发展”的全新发展理念,强调了知识储备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知识的力量不容忽视,而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更体现出创新、技术进步,对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至关重要。知识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基本要素。知识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企业
随着环境污染和传统能源枯竭,碱性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其工作效率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备受关注。然而,其重要部件之一碱性离子交换膜目前仍面临着较差的尺寸稳定性、低离子电导率和较差的碱稳定性等巨大挑战。因此,具有良好耐碱性和高离子传输性能碱性膜的开发仍是碱性燃料电池应用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提出了通过引入支化结构合成支化聚醚醚酮阴离子交换膜,提高膜的尺寸稳定性,进一步合成了无芳基醚的聚芳吲哚聚合物,以提高
[摘要] 目的 通过与金属烤瓷冠比较,探讨全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优缺点。 方法 选择2010年1~6月在我院进行冠桥修复的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采用全瓷冠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随访1年并比较两组牙龈颈缘黑线情况、牙周损害情况及牙冠裂瓷和折断情况。 结果 研究组未出现颈缘黑线情况,对照组有24例患者出现颈缘黑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
传统的投资者——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ISDS)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透明度程度较低、仲裁员独立性与公正性不足、仲裁费用较高和裁决结果缺乏一致性与可预测性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国际投资仲裁愈发难以良好解决国际投资争端。对此,欧盟率先以全球治理的思路出发,提出以法院制度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方案,并着意将这种方案按照“双边——多边”模式过渡。这种方案被称为多边投资法庭(MIC),它在机制运行的透明度、法官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