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通信领域,人们对基于位置服务(LBS)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基于WLAN的室内定位系统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的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在现有的定位方法中,指纹信号定位法由于在复杂多径传播环境下精度较高,适用于室内环境,因此被现有的WLAN室内定位系统所广泛采用。这一方案虽可取得较高的定位精度,但其主要缺点之一在于,在信号覆盖图(Radio-map)的训练建立阶段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这使得系统建立的工作量巨大,严重制约了系统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对WLAN平台下的室内传播特性进行研究,对室内传播的统计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应用在定位系统的Radio-map建立阶段中,以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系统的工作量。首先,本文在2.4GHz频段的WLAN实验系统基础上,结合IEEE 802.11x的物理层标准,针对WLAN室内传播与普通室内无线传播的区别,对WLAN室内传播衰落特性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WLAN系统中的信号形式、信道的衰落特性与接收信号的包络统计特性,对信道衰落特性参数进行了推算。其次,本文重点对室内信号传播的统计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传统室内传播统计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在K. W. Cheung断点模型基础上,针对WLAN实验系统上的实验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模型,并使用不同实验验证了模型的精度。最后,将该改进模型应用于WLAN室内定位系统中,提供了两种应用方法:非均匀Radio-map建立方法与混合型Radio-map建立方法。与传统的均匀网格Radio-map建立方法不同,非均匀的Radio-map利用传播模型推导出不同区域的RSS分辨力,从而确定各区域的Radio-map密度选取标准与范围,为从整体降低Radio-map密度进而减少系统工作量提供了有效方法;混合型Radio-map利用传播模型对传统的经验型Radio-map进行辅助预测,模型的参数从参考点数据中提取,并利用改进模型提高Radio-map整体的准确度,从而有效减少了在相同定位精度要求下的Radio-map密度,减少了工作量,为解决WLAN室内定位系统在离线阶段工作量过大的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