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收集整理了陕甘宁清至民国时期方志方言文献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通过较为细致的研究分析,不仅找到了它们与中古、甚至上古汉语在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对应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已有的近代汉语研究成果作出回顾与检验,同时也对前贤时俊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作出了材料上的补充说明。本研究也是对鲁国尧先生之“新二重证据法”的尝试与实践。 本文共包括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对陕甘宁清至民国时期方志方言文献中的代词进行分类研究,具体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节,注重对材料的整理归类,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汉语史中的语料,对其中的一些记录形式做了尝试性的探源工作。第三章将陕甘宁方志方言文献中的代词与现代汉语方言里的代词进行比较,虽然对陕甘宁现代汉语方言的材料掌握的不够全面,但通过已有的调查结果还是能窥见其发展脉络。第四章为结语。 总体而言,陕甘宁清至民国时期方志方言文献中反映的方言现象,于今绝大多数还在口语中保留着,只有极少数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的这一部分,大多是在继承近代汉语方言的基础上,通过合音、省略、加入标记、语音的内部曲折等方法进行“微调”式的改变。这些改变体现出一定的发展规律,如入称代词单复数越来越分明,近代汉语中产生的复数标记“们”被更多的方言所接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