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主效位点Fhb1近等基因系的转录组测序以及感赤霉病相关基因的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e200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小麦毁灭性病害。由于小麦基因组的复杂性和自然条件下禾谷镰刀菌与宿主复杂的交互作用,小麦中控制与赤霉病响应相关的基因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Fhbl是小麦中与赤霉病抗性相关的最重要的基因座。因而小麦Fhb1位点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两个Fhb1近等基因系NIL75(抗赤霉病)和NIL98(感赤霉病)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转录本分别进行了有参比对和无参组装,其中在无参组装条件下我们发现了332个差异表达基因,而在有参比对条件下我们发现了2869个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发现苯丙烷合成途径、类黄酮合成途径和ABC转运蛋白途径等在抗感近等基因系间差异显著。Fhb1先前被定位于Contig ctg0954b上,我们将组装结果与小麦ctg0954b进行了比对,在各自组装条件下都比对到了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无参组装结果的比对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基因Unigene29451(命名为TaS410)只在NIL98中特异表达,而NIL75中不表达,该基因位于ctg0954b上,且双侧标记为Xstsl89和Xsts142,该基因编码一种未知功能结构域的蛋白质(DUF659)和一种hAT(激活蛋白家族)二聚体。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小麦中TaS410基因与高粱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最近,推测可能是真菌和植物交互过程中通过水平转移而来的。NIL98中TaS410表达具有时空差异性,TaS410启动子区域存在响应病原菌诱导的顺式调控元件,可能导致赤霉菌侵染后该基因表达上调。该基因在感赤霉病病品种Wheaton、Jagger、Bobwhite和Clark中表达,但在宁7840、望水白、黄方柱、白三月黄和台湾小麦等携带Fhbl的品种中沉默。在NIL75中,TaS410第4外显子上1个核苷酸的缺失可能是导致转录提早终止和基因沉默的原因。开发了TaS410基因特异标记,该标记在宁7840/Clark衍生的RIL群体中与感病性极显著关联,这些结论表明TaS410的表达提高了赤霉病的感病性而它的沉默可能会导致小麦抗性的提高。因此我们开发的TaS410特异标记能用来协助排除感病等位基因来促进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工作。此外,对TaS410在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中的分布也进行了分析,在地方品种中由南到北、由东向西各麦区中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部分麦区的育成品种中频率也较高。
其他文献
为探明不同单项技术在综合技术集成模式中的贡献率,并确定最佳技术集成模式,本研究以宁夏银北地区典型的龟裂碱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水田和
新疆棉区作为我国主要的优质原棉生产基地,在全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疆棉花的主要病害——枯、黄萎病以及栽培品种的纤维品质都成为棉花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选育和种植棉花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难题最经济有效的唯一途径。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需要的周期过长,无法满足生产上的迫切需要。如果能够筛选到与棉花重要经济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借助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尽快培育出丰产优质的抗病新品种,从而满足生
本试验以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单因素五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系统研究了不同施硼肥、锌肥对甘蓝型双低春油菜的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硼锌氮磷钾积累、抗性指标、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规律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施硼、锌处理对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干物质积累量的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硼处理大体上表现为B2>B1>B3>B0>B4;施锌
水稻直播是集省工、省力、轻简、高效于一体的集成技术,近年来世界各地发展呈上升趋势。直播稻出苗难是其发展的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选用优质稻、常规稻、两系杂交稻、三系杂交稻代表品种(组合)各一个,采用裂区试验,探讨直播栽培下水稻产量等农艺特性。采用正交试验对Cu、B、Zn、Ca、农用稀土和烯效唑进行复配优化设计。通过室内和田间直播相结合方法,研究丸化剂对种子萌发、出苗、秧苗素质、幼苗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