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态反应性疾病已成为新世纪的流行病。过敏性休克是一类速发型变态反应,它具有全身性、多系统等特点。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因食物、药物等变应原诱发的极为严重过敏反应日益增多。由于过敏性休克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不详,且大部分人对该症状的忽视或认识浅薄而导致部分患者因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死亡。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开发研究抗过敏性休克药物显得意义重大。肾上腺素(Adrenaline),化学名(R)-1-(3’,4’-二羟基苯基)-2-甲胺基乙醇,由美国Forest Labs公司研发并于1951年上市。在肾上腺素中存在两个对映体R-(-)-肾上腺素和S-(+)-肾上腺素,具有生理活性的为R-(-)-肾上腺素,本文提到的肾上腺素均指R-(-)-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都有显著激动作用。临床上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也可用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本论文主要研究肾上腺素的合成及其工艺条件。通过查阅文献并综合分析发现,肾上腺素的制备主要为肾上腺酮盐酸盐的还原反应和RS-(±)-1-(3’,4’-二羟基苯基)-2-甲胺基乙醇的拆分反应。本文在已报道文献的基础上对合成路线与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得到一条操作简便,条件较温和的全合成肾上腺素的工艺路线。本路线以邻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过氯乙酸酰化生成3’,4’-二羟基-2-氯苯乙酮(2),2经甲胺胺化、盐酸成盐生成肾上腺酮盐酸盐(3),在常压条件下,3在钯炭催化下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RS-(±)-1-(3’,4’-二羟基苯基)-2-甲胺基乙醇(4),4与L-酒石酸经拆分得目标产物R-(-)-肾上腺素(1)。在生成4的反应中,采用常压催化氢化,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得到较高收率。在生成目标产物1的反应中,采用梯度降温方式进行非对映体盐拆分法析晶,且反应得到的S-(+)-肾上腺素消旋化处理,回收用于拆分。本工艺原料廉价易得,工艺条件易操作,其总收率可达27.6%。目标产物及重要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均经过MS及~1H-NMR表征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