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话是文学史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在史传和文学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使两者得到很好的交流和融合,为敷演历史、英雄传奇等题材小说提供了更广的思路,也为俗文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本文以宋元平话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前人对平话版本、源流、主题等研究的已有成果着手,对其概况作了简要介绍,试图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平话。接着以此作为基础,分别着重探讨了平话与说话伎艺以及史传的承继关系。可以说平话是说话伎艺的书面表达形式和对史传的生动的艺术再加工,但是平话创作又要高于史传,本文运用了较大篇幅从平话作者的创作心理、书面文学的特点、平话的娱乐性特点、大众的阅读口味等方面探究了平话对史传吸收继承以及发展改造的深层原因,以期运用新的视角得出综合性的结论,解析平话创作的思路。 平话创作有着它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通过其和成熟的文言小说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语言的提炼、人物的描摹、视角的选择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只有通过认识不足,才能得到更大发展,但是我们绝不能否认它的出现所造成的巨大的影响和它给小说创作带来的一股鲜活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