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戏曲与传统文化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典戏曲作品中,有大量以道教神仙故事为题材的剧作,这些剧作利用道教神仙故事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死亡之间的诸多矛盾,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该文以道教神仙戏曲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证、比较、类比等研究方法,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的人生遭际,力图探讨道教神仙戏曲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该文的主要结论有:1、戏曲出现之前的演出活动,就有着很浓的宗教意识,宋金杂剧继承了这种宗教传统,出现了大量的宗教剧剧目.2、通过对元代的宗教背景、文人的心态以及元代神仙道化戏度世主角、所反映的教义等的分析,认为元代神仙道化戏的兴盛与全真教有着直接的关系.3、明代初年的道教神仙度世剧由于专制政治的影响,表现出韬晦明志的特点;明代后期,由于人文思潮的影响,道教神仙度世剧作者的主体意识强烈,出现了自叙性、讥世性剧作.4、清代的神仙度世剧世俗意识深厚,清代后期,还出现了感伤身世、叹惜时事的剧作.5、神仙斗法除魔剧通过神仙、天师斗法除魔故事反映了人们战胜自然与邪恶的欲望.6、神仙庆寿喜庆剧利用神仙下凡庆贺人间寿诞及佳节,反映了人们立足现实,对抗死亡的贵生乐生思想.7、神仙爱情剧高扬生命的强壮与病理,是人们渴望自然爱情心理的曲折反映,由于社会环境及作者意识的影响,其中也渗透着很浓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
其他文献
雨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时间最早、使用频率最高、文化内涵最丰富的经典意象之一。翻开《诗经》,我们就可以听到时而轻柔、时而磅礴的雨声。自此以降,古代诗词中雨声不绝
贾平凹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家,作为一个蛰居现代都市的乡村知识分子,浓厚的乡土情绪已成为贯穿其全部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绪是发展的,由浅
宋诗话,是中国诗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文从语言批评的角度切入宋诗话,重新整合其中“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的内容,发掘其内涵,并在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比较中,探讨宋诗话中
该论文首先立足于文献及考证这一研究基础,从与他同时代有密切交往的士大夫和僧人的传记及作品材料中,尽可能详尽地将他的生平经历和部分诗作的写作年代,酬唱交往逸事等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