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是预防和净化干部选用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是提高干部选用公信度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干部政策、执行“好干部”标准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都特别注重政治生态建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迈进,选人用人风气明显好转,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年来,随着R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速推进,干部选任的监督机制、监督手段、监督范围、监督渠道都在一步步完善拓宽,监督的整体合力显著增强,科学的干部选用工作监督机制逐渐健全。但是,该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笔者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尝试在过程管理理论的支持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分析,明确每个过程中监督主体、监督客体、监督制度等方面需要特别注重的关键点,结合R市干部选用监督的实际情况,找出R市干部选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如监督意识淡薄、多元监督合力不够、监督方式单一滞后、监督制度执行不到位。通过运用事前、事中及事后全过程监督理论工具,以完善机制为出发点,坚持开放、科学、民主的监督理念,针对性地提出健全干部选用监督机制的对策,即强化监督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程序、健全监督网络,以达到建立科学、实用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为实现选准用好干部保驾护航。以R市为研究对象,能够从一个侧面去体现一定区域内县级党委组织人事工作的实际水平,对更好地提升基层组织部门干部选用监督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