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危机预警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rui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便周期性爆发,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则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经济危机无法避免,但是对经济危机进行预警并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总是可能的。  本文进行当代经济危机预警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别人做了什么——本文要做什么——本文将如何做”的思路展开。要想成功地进行经济危机预警,运用科学的经济危机理论进行指导是第一位,第二位是选取恰当的预警指标。在分析层次上,本文按照“导论——文献回顾——寻找科学的经济危机理论(即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选取恰当的预警指标(利润率是核心指标)——构建经济危机预警模型——将预警模型运用于实证分析”的顺序依次展开。  经济危机预警不仅是一个定量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定性问题。概括而论,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损失,西方经济学总是找不到一种类似天气预报的具有一定普遍性和准确性较高的经济危机预警方法。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危机预警上无所作为的原因主要是西方经济学没有真正抓住经济危机的本质和根源,进而无法形成科学的、经得起时间和事实检验的经济危机理论。正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危机定性上的失败,导致西方经济学无法在定量的预警分析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与西方经济危机理论相比,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采用另外一种不同的范式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通过比较发现,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种科学而深刻的经济危机理论,这种科学性体现在采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理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经得起时间和事实的检验,为此本文把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作为本文经济危机预警研究的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既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理论内核,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通过比较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即消费不足、比例失调和利润率下降),发现利润率下降不仅在理论上更加深刻,而且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也更能够说明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机制,因此本文把利润率指标作为经济危机预警的核心指标。在对利润率进行估算后,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四个指标的经济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分别为利润率、实际利率、外汇储备和真实汇率。然后利用这四个指标构建经济危机指数和经济危机预警模型,分别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危机预警检验,发现本文构建的经济危机指数和经济危机预警模型是有效的,而且利润率指标在预警检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润率指标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本文的三个实证分析证明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不仅在危机的定性上是科学的,而且在定量的危机预警中也是非常有效的。  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并重点阐述了进行经济危机预警研究的两个关键要点,即以科学的经济危机理论作为危机预警的理论依据、选取恰当的危机预警指标。同时,还包括本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关于经济危机预警的文献综述,包括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经济危机预警的研究。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危机预警的研究可分为三类,分别为统计方法预警、计量方法预警和DSGE模型预警,整体而言,这三类预警方法得到的预警效果并不佳,危机预警的有效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没有真正抓住经济危机的本质和根源,危机定性上的错误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技术无论多么先进,都难以成功地进行经济危机预警。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经济危机预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现有文献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四种不同解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论述是科学而明确的,其中最重要的论述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危机的根源,生产过剩是危机的本质。但是现有的许多文献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解读,却存在一种越来越忽视和淡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又过分地强调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并把表现形式视为危机的主因和根源的倾向。为此,本文的第三章将从马克思的著作和手稿出发,来探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第三章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包括马克思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观、对古典经济学家的批判,以及经济危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分析抓住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本质,对危机的分析沿着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必然性、生产过程、流通过程、资本一般和特殊、信用、竞争、投机、世界市场的危机的层次逐步展开,这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能够接受时间和事实的检验,从1825年至今的近两百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世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经济危机,时间和事实是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的最好证明。正是由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深刻和科学,本文把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作为本文经济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是第三章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继续和更细致更具体的考察。第四章首先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三个主要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利润率下降比消费不足和比例失调,都更加深刻,而且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能够与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与第三章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本文把利润率作为经济危机预警的恰当指标,而且也是最为核心的指标。在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经济危机的特点后,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四个指标的经济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这四个指标分别为:利润率、实际利率、外汇储备和实际有效汇率。  第五章是对利润率进行计算,在理清与利润率计算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之后,本文根据数据可得性的难易,分别计算了亚洲六国、美国和中国不同层次的利润率。通过对利润率的估算,本文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是发现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在亚洲六国、美国和中国较长的利润率考察范围内,存在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二是发现利润率的短期波动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利润率的大幅下降总是伴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所以,利润率与经济危机之间的这种关系,为本文利用利润率来预警经济危机提供了数据上的便利和统计上的可能。  第六章是构建以利润率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危机预警模型,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进行危机预警再检验,主要包括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计算亚洲六国经济危机指数、利用预警模型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泰国进行预警再检验。对泰国的研究发现,如果把经济危机指数中的利润率指标删去,那么经济危机指数将无法预警到经济危机。而且利用Probit和Logit模型进行危机预警再检验,发现泰国在1996年发生危机的概率大于93%,将利润率指标剔除后,危机发生的概率则大大下降。这一方面说明本文构建的经济危机预警模型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警再检验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说明利润率指标在本文构建的预警模型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不是可有可无的。  第七章是采用类似于第六章的方法,对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进行预警再检验。发现经济危机指数能够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发出预警。利用Probit和Logit模型对美国的危机预警再检验,发现美国在2006年发生危机的概率大于63%,将利润率指标剔除后,危机发生的概率也是大下降。这不仅说明本文构建的经济危机预警模型对美国次贷危机是有效的,而且也说明了利润率指标的重要性。  第八章是采用类似于第六章第七章的方法,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可能发生危机进行预警。发现中国的经济危机指数显示1988年、2007年和2010年前后的时期,中国发生危机的概率较大,这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符。Probit和Logit模型得到了与经济危机指数相同的结果,而且利润率在模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缺乏近几年的宏观数据,本文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对中国未来可能发生经济危机的领域做出预判,在实体经济的低利润率和虚拟经济的资产价格高涨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金融领域和地方债务的风险较大,是重点防范的对象,这些行业领域的经济指标如果发生异常变动,则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第九章是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渣缓冷党支部现有党员17名,分属第一、第二两个党小组,党员分布在车间五个班组的不同生产岗位和车办管理岗位,基本实现了“无党员空白班组”;
期刊
飞思卡尔(Freescale)正在积极推动嵌入式市场中下一代基于ARM解决方案的开发。日前,该公司推出业界首个基于ARMCortex-MO+处理器的KinetisL系列MCU。飞思卡尔工业和多元市场微控
都市的生活在办公室、酒吧、地铁和熙攘的街道中不断循环着,随着PM2.5这个数值像股票一样涨停并定格在人们眼前时,大家内心深处逐渐升起一个新的愿望,那就是逃离。当清晨阳光穿破雾霾照在大地上时,在人们因为这一抹阳光而发微博感叹时,为何不让快乐来得更加猛烈些呢?跟我走吧,让快乐出发,跟随东风标致3008做一次海岸线上的清肺之旅。  “猎鸟”的欢愉  静谧的空间里环绕着李建的《风吹麦浪》,清新的旋律让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