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锰氧化物为代表的钙钛矿关联氧化物,由于其电子、自旋、轨道和晶格之间存在强烈的关联作用,展现出高温超导、庞磁电阻和多铁性等独特的性质。其中金属-绝缘体转变、电荷/自旋/轨道有序、相分离等物理现象具有丰富的物理内涵,一直是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钙钛矿关联氧化物的异质结构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利用人工设计的异质界面对量子态进行调控,不仅可以实现材料电、磁、光等功能特性的集成,还可以衍生出不同于组分单元的新奇特性。另一方面,通过衬底与薄膜的晶格失配带来的外延应变有效的调控钙钛矿异质结构的电、磁特性。基于此,本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几种钙钛矿锰氧化物异质结构的电、磁特性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配备有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的激光脉冲沉积技术(PLD)在SrTiO3(001)单晶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LaMnO3)n(SrMnO3)n]m (n=1,2,3,4,8和12)超晶格。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表明超晶格具备尖锐的界面和光滑的表面。在长周期超晶格(n≥3)中,我们发现超晶格的磁性和输运性质强烈依赖于超晶格的周期。在LaMn(/SrMnO3界面,我们观察到由于Mn3+-O-Mn4+双交换作用而产生的界面铁磁性。长周期超晶格可以看作由反铁磁的组分单元LaMnO3层、SrMnO3层和铁磁界面层组成。基于铁磁和反铁磁相互竞争,我们很好的解释了超晶格中可能存在的自旋玻璃现象、增强的磁电阻效应和随着周期数改变而改变的输运机制。而在短周期超晶格(n=1和2)中,超晶格展现出类似电荷有序绝缘体的输运特性,其磁性也明显下降。我们将短周期超晶格中出现的磁、电特性归因于可能存在的电荷有序现象。2.采用PLD在SrTiO3(001)和LaAlO3(001)单晶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Pr0.65LA0.05Ca0.3MnO3(PLCMO)外延薄膜。用XRD研究了PLCMO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应变状态,结果表明薄膜的外延应变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减少。我们发现,无论是张应变还是压应变,当应变很大时,PLCMO中的电荷有序绝缘态更加稳定。随着厚度的增加,应变减小,PLCMO的电荷有序温度逐渐下降、电荷有序态失稳,伴随着居里温度和饱和磁矩增加。PLCMO薄膜中电、磁特性随膜厚的变化可以用外延应变引起的晶格畸变来解释。3.利用PLD在SrTiO3(001)单晶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La0.7Ca0.3MnO3)n(Pro.7Cao.3MnO3)n]m(n=1,2,3,4和8)超晶格和Pr0.7Ca0.3MnO3、 La0.7Ca0.3MnO单层膜。RHEED强度振荡曲线和XRD谱表明了外延薄膜的层状生长模式和周期调制结构。超晶格的输运性质和磁性依赖于超晶格的周期。在短周期超晶格中,我们观察到增强的磁电阻效应、增强的饱和磁化强度。这一现象可以用周期较短时形成的“人工相分离”结构中界面处的Pr0.7Ca0.3MnO电荷有序失稳引起的铁磁自旋排列来解释。基于相均匀性和自旋耦合效应,我们解释了La0.7Ca0.3MnO和Pr0.7Ca0.3MnO的各向异性磁电阻效应随温度的变化。此外,我们发现超晶格的各向异性磁电阻效应依赖于超晶格周期,这可能和超晶格中不对称的多畴结构或MnO6八面体Jahn-Teller畸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