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一种灾害性真菌性病害。为了筛选具有生防价值的拮抗稻瘟病菌的生防微生物,本研究以采自湖南桃江山区一季稻感病品种湘早籼24号的感稻瘟病稻丛的健康稻株为材料,分离获得对水稻稻瘟病具有生防作用的拮抗菌,进而系统地研究了优选拮抗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对稻瘟病菌的拮抗活性及温室防治稻瘟病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于2014年从湖南桃江山区一季稻感病品种湘早籼24号的感稻瘟病稻丛的健康稻株中分离出817株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3株对稻瘟病菌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JN005、YN008和JW006,其抑菌带半径分别达15.32 mm、11.70mm、8.06mm。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JN005、YN008及JW006菌株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吲哚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indologenes)及沙雷氏菌属一种(Salmonella sp.)。2.3个拮抗细菌抑菌谱通过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4种植物病原细菌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抑菌的抗菌谱测定,JN005菌株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0.1%和73.6%。YN008和JW006菌株抑菌谱相对较窄,抑菌作用较弱。3.JN005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及对稻瘟病温室防治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JN005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JN005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15g/L、豆饼粉15g/L、硫酸镁2g/L、pH7.0、装液量53.33%、转速180r/min、温度32℃、发酵时间3d。经温室苗期人工接种防治苗叶瘟试验,JN005对水稻稻瘟病的温室防治效果明显,其代谢产物使用浓度为5倍稀释液时,对稻瘟病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在85%以上;菌体浓度高于5.5 ×107 cfu/mL时,防效均优于防治对照药剂40%稻瘟灵EC(使用浓度为500倍稀释液)。上述研究结果为丰富稻瘟病的生物防治资源提供了一定实践基础和为生防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