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知识推理研究与应用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的发展,网络上的信息呈爆发式的增长,其中许多知识以文本的方式存储在知识图谱中。知识图谱广泛应用于网页搜索优化、推荐系统、商业分析、风险评估、自动化处理等领域。然而除了大型商业知识图谱外,现有的知识图谱完整度都不高,稀疏度较大,影响着知识图谱应用系统的准确性。针对以上问题,知识图谱推理算法,又称知识推理,可以对知识图谱中缺失的关系进行推理补全。1、现有的知识图谱推理算法在进行知识图谱补全时对实体和关系信息获取不够完善,存在未获取到图谱中的结构信息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收集图谱语义信息的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知识图谱推理算法中增加知识图谱结构信息的收集;具体在使用GCN网络对获取语义信息,同时通过改进图表示学习(Graph SAGE,GS)框架的目标节点采样方法,进行邻居节点结构信息收集;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将结构和语义信息的评分结果进行融合;最后在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分析。改进的算法在NELL-995数据集上评价指标MRR、Hits@1、Hits@3分别上涨了1.1%,2.9%,2.8%,在Open Bio Link数据集上评价指标MRR、Hits@10分别上涨了1.3%,2.7%。2、本文针对知识图谱推理算法在关于信息量较少的稀疏知识图谱推理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使用外部信息对稀疏知识图谱实体特征进行增强,利用基于GCN网络和外部知识库的特征信息增强方法来改进算法。具体采用EncoderDecoder框架和长短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对目标头尾实体进行特征抽取;利用实体链接算法在外部知识库中定位目标实体,将GCN网络对知识库中聚合获得的额外信息作为外部特征;利用双注意力机制融合得到增强特征;最后在短文本数据上验证了信息增强模块的可行性,实验了不同稀疏度下知识图谱推理算法的结果。改进的方法在FB15K-237数据集稀疏度为10%的情况取得最好的效果,评价指标MRR增长了2.2%。3、本文利用知识推理对石墨烯制备专利的知识图谱进行完善,进而借助知识图谱对石墨烯专利文本进行应用分析。首先利用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对每篇石墨烯专利进行知识图谱构建,结合第三章和第四章模型推理补全石墨烯制备专利知识图谱。在获得完善的知识图谱条件下,结合石墨烯制备领域的关键材料和工艺流程,对石墨烯制备专利进行创新性分析和趋势分析。
其他文献
2012年1月12日,贵州的大地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寒冷挡不住人们的喜悦之情,大家都在兴奋地谈论一个话题:国务院支持贵州发展的意见出台了。面对"国发2号文件"带来的巨大机遇,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思考,贵州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在思考,贵州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在思考。
期刊
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是一部多重意义的"杂糅"之作,而希利斯·米勒所归纳的柏拉图式重复与尼采式重复有助于识别《地下铁道》在历史融合想象、时空错置、文类混杂和文本交集等方面的含混与重叠所衍生的意义。在重复的组合中,怀特黑德得以在《地下铁道》中重现历史、修正历史并为美国族裔社会提供一种现世隐喻。
美国非裔作家怀特黑德的新作《地下铁道》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把美国历史上奴隶制的残暴和主人公戏剧化的逃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部讽喻美国当代政治图景的传奇故事。《地下铁道》中存在着无处不在的文学符号,它们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寓意,不仅使小说内容更加丰富多义,生动地再现了一段美国历史,抨击了曾经的奴隶制对人性的扭曲和对人类文明的颠覆,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钠离子电池(SIBs)具有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且可以兼容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在大规模储能以及电动汽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的SIBs负极材料中,红磷拥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2596 mA·h·g–1)、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0.4 V vs Na/Na+)以及丰富的资源储量,是极具潜力的SIBs负极材料。然而红磷极低的本征电导率和在储钠过程中巨大的体积效应极大的限制了其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各科之中也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数学课程较为抽象,并且教学内容大多为数学专业领域的知识,要想在其中渗透德育难度较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数学教学和德育的联系,采取合理策略展开教学,才能有效渗透和融入德育,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及行为习惯。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
期刊
2021年以来,我校化学组的教师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下面简称"新课标"),使用2019年人教版教材(下面简称"新教材"),对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们对大单元课堂设计的原则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下面整理成文,与大家交流探讨。
期刊
以"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为例,从大概念的提炼,大单元的内容分析、课时安排、教学目标、课时任务、实施过程等阐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具体实践过程,探讨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中大概念的统领作用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越性。
以"化学实验体系三要素"为指导,针对初中化学气体实验内容,通过归纳抽象、解构、提炼,阐述了把握知识之间纵向和横向关系的分析思路,从单个典型实验和跨章节整合建立实验。本文从学习阶段实验整合的角度分析了大概念的单元水平和高级学习目标,其核心是大概念组织教学,用这一内容来启示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体验"手和脑"的学习活动,用结构化黑板书写总结显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和高校内涵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如何在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已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了归纳,针对高校基层党支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