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法是指将历史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中有关联的历史要素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学会从历史中借鉴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方法。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既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利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历史知识、准确理解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完整的历史观,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题,就概念、分类、意义、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比较法的概念与分类。先界定了最基本的概念“比较”,又探讨了历史教学中的概念“比较法”,接着又对比较法的下位概念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进行了界定和举例说明。第二章,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主要从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主要从目标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点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深入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六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从注重遵循比较法的应用程序,注重提问和对话,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注重比较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