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山东省的山羊养殖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伴随着山羊的养殖数目和密度大为增加,山羊的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特别是以传染性胸膜肺炎为代表的一系列呼吸道传染病的大大增加。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也被称为山羊支原体肺炎,该病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的以山羊的发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对山羊养殖业的发展危害及大。首先,本研究对山东省的主要山羊品种进行了抗体水平调查,主要评估山东省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免疫情况。采用ELISA的方法对246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水平测定,结果: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3.5%,但不同品种山羊体内抗体滴度存在差异:莱芜黑山羊最高可达93.33%、文登奶山羊86.89%、鲁波山羊77.78%、波尔山羊最低仅为70%。表明:尽管不同品种山羊体内抗体滴度存在差异,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总体免疫效果良好。从8份病料中得到两份分离物。对分离物进行纯化培养、菌落与菌体的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支原体。根据根据Genebank上公布的支原体16SrR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的引物,对得到的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分离株LW-1、LW-2分别扩增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基因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LW-1亲缘关系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国际模式株PG3最近、分离株LW-2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国际模式株Y98最近,从而也证明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非单一性。本研究系统的评估山东省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免疫状况,为该病的防治与免疫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确定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山东地区的存在,在此之前山东省尚无相关报告,为该病的快速诊断、分子流行病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对山东省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及生产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