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2010-2013年泰安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水平以及死亡的动态变化,了解心脑血管疾病对居民健康危害程度、去死因期望寿命和所导致的寿命损失年数,为泰安市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卫生规划以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收集泰安市居民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20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此资料来源于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人群死因监测网络直报系统。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死因构成、死亡率变化趋势,城乡、性别、地区、年龄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去死因期望寿命和减寿年数等方面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阐述。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统计软件、SPSS19.0、PEMS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人口资料从泰安统计年鉴、泰安市统计局收集获得。 主要分析指标有: (1)反映死因构成和顺位的指标有:分城乡、分性别、分年龄、分病因的死因顺位及构成。 (2)反映死亡状况的指标有:粗死亡率、分病因死亡率、分年龄段死亡率、分性别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3)泰安市全人群期望寿命、男性期望寿命、女性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脑血管疾病和不同心脏病去死因期望寿命。 结果: 1、2010-2013年,泰安市居民心脏病平均死亡率为160.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3.99/10万。脑血管疾病平均死亡率为149.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99.14/10万。 2、2010-2013年,泰安市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由66.75/10万上升到296.88/10万;2010-2012年,泰安市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从327.59/10万上升到426.24/10万,2013年回落到397.32/10万。 3、2010-2013年,泰安市男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由258.60/10万上升到376.30/10万;女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从231.05/10万上升到339.95/10万。 4、2010-2013年,泰安市各县市区心脑血管疾病年均死亡率:泰山区为256.85/10万,岱岳区为314.28/10万,新泰市为279.62/10万,肥城市为316.94/10万,宁阳县为357.10/10万,东平县为349.33/10万。 5、2013年,泰安市男性心脏病死亡率在50岁年龄组以后明显升高,达到126.38/10万,8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值8983.83/10万;女性心脏病死亡率在55岁年龄组以后明显升高,达到85.46/10万,8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值7653.64/10万。男性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45岁年龄组以后明显升高,达到85.02/10万,8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值5043.38/10万;女性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55岁年龄组以后明显升高,达到105.42/10万,8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值3702.25/10万。 6、泰安市人口期望寿命已达到76.70岁,男性人口期望寿命73.77岁,女性人口期望寿命79.95岁。 7、去死因寿命分析,男性居民心脏病去死因期望寿命为76.82岁,脑血管疾病去死因期望寿命为76.50岁;女性居民心脏病去死因期望寿命为79.95,脑血管疾病去死因期望寿命为79.59岁。影响居民寿命的心脏病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其他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8、PYLL分析显示,泰安市居民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减寿年数总和为59077人年,心脏病的潜在减寿年数总和为54432人年,其中缺血性心脏病为42535人年,是因心脏病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男性脑血管病PYLL率为14.88‰,女性脑血管病PYLL率为7.15‰;男性心脏病PYLL率为13.63‰,女性心脏病PYLL率为6.68‰。结论 1、2013年,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是泰安市居民前五位的主要死因。心脏病死因顺位为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其他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2、泰安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处在较高水平。2010-2013年,心脏病平均死亡率为160.59/l0万,标化死亡率为103.99/10万;脑血管疾病平均死亡率为149.04/l0万,标化死亡率为99.14/10万。泰安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3、2010-2013年,泰安市城市居民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平均死亡率均低于农村居民。城市和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上升幅度远高于农村。 4、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化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5、泰安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宁阳县、东平县、肥城市、岱岳区、新泰市、泰山区。 6、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出现明显上升的年龄段男性早于女性。 7、如果消除脑血管疾病死亡对人群寿命的影响,2013年泰安市男性居民期望寿命能够提高2.73岁,女性居民期望寿命能够提高3.02岁。如果消除心脏病死亡对人群寿命的影响,2013年泰安市男性居民期望寿命能够提高3.05岁,女性居民期望寿命能够提高5.07岁。 8、心脑血管疾病对男性的潜在寿命损失远大于女性。缺血性心脏病是因心脏病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 结论: 1、不断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和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功能。 2、健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体系,将慢性病防治目标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制定阶段性慢性病防治规划。 3、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居民健康和自我保健意识。 4、健全完善死亡登记报告制度,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